[發明專利]減振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80051609.X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17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4 |
| 發明(設計)人: | 緒方誠;大谷將之;瀨上健;中谷昌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愛思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15/129 | 分類號: | F16F15/1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張天舒 |
| 地址: | 日本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減振裝置的摩擦發生機構(1)具有:套筒(6),其與花鍵輪轂(4)的環狀摩擦面(4c)接觸;以及錐形彈簧(7),其以壓縮狀態配置于擋板(5)與套筒(6)之間。套筒(6)的第1載荷支撐面(9)以及擋板(5)的第2載荷支撐面(10)具有在錐形彈簧(7)朝向相反方向時以分別容納外周緣(7b)及內周緣(7a)的方式后退的階梯部(9a、10a)。階梯部(9a、10a)的邊界(9c、10c)的徑向位置形成為D1>D2的關系,即使輸入有過大的軸向載荷也不會使得錐形彈簧(7)反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例如設置于內燃機與變速器之間等的減振裝置。
背景技術
例如,大多在汽車的內燃機與變速器之間設置有傳遞轉矩并且吸收/衰減扭轉振動的減振裝置。如專利文獻1公開的那樣,這種減振裝置具有:輸入側旋轉部件,其被從內燃機輸入轉矩;輸出側旋轉部件,其以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與該輸入側旋轉部件組合;以及多個螺旋彈簧,它們在輸入側旋轉部件與輸出側旋轉部件之間沿旋轉切線方向配置。
并且,在專利文獻1的減振裝置中,作為相對于輸入側旋轉部件與輸出側旋轉部件的相對旋轉而產生摩擦轉矩的摩擦發生機構,公開了如下結構,即,利用環狀的錐形彈簧在軸向上對與成為輸出側旋轉部件的花鍵輪轂滑動接觸的套筒進行預緊。
專利文獻1的錐形彈簧具有較小的傾斜的錐狀剖面,作為軸向的位置,以內周緣位于套筒附近且外周緣位于擋板附近的方式傾斜地配置。關于這種結構,例如在花鍵輪轂在軸向上受到非常大的載荷而錐形彈簧以變得平坦的方式產生了位移時,錐形彈簧有可能朝向與本來的錐形的朝向相反的方向反轉。更具體而言,擋板對錐形彈簧進行按壓的力的作用點的位置以及套筒將錐形彈簧朝向相反方向按壓的力的作用點的位置并未考慮這種反轉現象。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074636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減振裝置具有:第1旋轉部件;第2旋轉部件;彈簧部件,其將上述兩者彈性地連結;以及摩擦發生機構,其針對相對旋轉而產生摩擦轉矩。摩擦發生機構具有:套筒,其與上述第2旋轉部件的環狀摩擦面接觸;擋板,其是在軸向上與上述套筒相對的上述第1旋轉部件的一部分;以及環狀的錐形彈簧,其以壓縮狀態配置于上述兩者之間而將上述套筒朝向上述環狀摩擦面進行預緊。
在第1方式中,以彼此相對的方式將上述錐形彈簧的內周緣抵接的第1載荷支撐面形成于上述套筒,將外周緣抵接的第2載荷支撐面形成于上述擋板,
在上述第1載荷支撐面及上述第2載荷支撐面,分別形成有在朝向相反方向組裝了上述錐形彈簧時以容納該錐形彈簧的外周緣及內周緣的方式在軸向上后退的階梯部,
上述第1載荷支撐面的上述階梯部的邊界的徑向位置與上述第2載荷支撐面的上述階梯部的邊界的徑向位置相比處于外周側。
在第2方式中,以彼此相對的方式將上述錐形彈簧的內周緣抵接的第1載荷支撐面形成于上述套筒,將外周緣抵接的第2載荷支撐面形成于上述擋板,
在上述第1載荷支撐面,形成有在朝向相反方向組裝了上述錐形彈簧時以容納該錐形彈簧的外周緣的方式在軸向上后退的階梯部,
上述第1載荷支撐面的上述階梯部的邊界的徑向位置與成為平坦面的上述第2載荷支撐面的內周側端緣的徑向位置相比處于外周側。
在第3方式中,以彼此相對的方式將上述錐形彈簧的外周緣抵接的第1載荷支撐面形成于上述套筒,將內周緣抵接的第2載荷支撐面形成于上述擋板,
在上述第1載荷支撐面及上述第2載荷支撐面,分別形成有在朝向相反方向組裝了上述錐形彈簧時以容納該錐形彈簧的內周緣及外周緣的方式在軸向上后退的階梯部,
上述第1載荷支撐面的上述階梯部的邊界的徑向位置與上述第2載荷支撐面的上述階梯部的邊界的徑向位置相比處于內周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愛思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愛思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8005160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