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影輥在審
| 申請號: | 202180051337.3 | 申請日: | 2021-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209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02 |
| 發明(設計)人: | 大西竜二;江川敏彥;中田欣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越聚合物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C13/00 | 分類號: | F16C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文娟;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東京千代田區大手町一丁***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的調色劑脫模性和優異的耐成膜性的顯影輥。顯影輥1具備:軸體2;彈性層3,其設置在軸體2的外表面上,并包含硅橡膠;以及被覆層4,其設置在彈性層3的外側,并包含有機硅改性聚氨酯樹脂;其中,被覆層4具有通過納米壓痕儀測定的4.0μN以下的附著力。被覆層4的靜電容量優選在0.1Hz下為11nF以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顯影輥。
背景技術
在采用電子照相方式的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等的圖像形成裝置中所使用的顯影輥,具有對調色劑賦予均勻的摩擦帶電,并將規定量的調色劑穩定地輸送到顯影區域的功能。近年來,在應對電子照相裝置的高速化、長壽命化、高畫質化的要求的過程中,正在努力提高調色劑的特性,與此同時,也在研究調整構成顯影輥的各種材料的電特性以改善顯影輥的顯影劑輸送性能。
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中所使用的顯影輥一般在軸體的外周具備彈性層和被覆層。作為被覆層的材料,例如使用以聚碳酸酯類、醚類、聚酯類的聚氨酯樹脂等的涂料用粘合劑作為主要成分的材料。在該被覆層的材料中,為了賦予導電性,使其中分散有導電性炭黑的材料被廣為人知(參見專利文獻1以及2)。
現有技術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公開第2003-303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公開第2002-36342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近年來,為了抑制電子照相方式的復印機的電力消耗和實現高速印刷等,正在推進其印刷中所使用的調色劑的低熔點化。然而,由于這樣的低熔點調色劑會因顯影輥或其他調節部件的按壓產生的摩擦熱而易于熔化,并且在高濕度環境中,由于水分的影響,調色劑自身的帶電性有下降的趨勢。因此,在高溫高濕環境下,調色劑熔化從而粘附到顯影輥上,即會發生被稱為成膜的現象。當發生成膜時,顯影輥的帶電性能降低,并導致調色劑的帶電性降低,其結果導致產生霧化、粗糙化等的圖像缺陷的問題。因此,為了抑制調色劑的粘附,需要使顯影輥的表面具有調色劑脫模性。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的調色劑脫模性、和優異的耐成膜性的顯影輥。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顯影輥,其具備:軸體;彈性層,其設置在軸體的外表面上;以及被覆層,其設置在彈性層的外側;其中,被覆層的通過納米壓痕法而求出的附著力為4.0μN以下。
優選被覆層的靜電容量在0.1Hz下為11nF以下。
優選被覆層的MD-1硬度為30°以上且60°以下。
優選顯影輥的表面的十六烷接觸角為30°以上。
優選被覆層包含有機硅改性聚氨酯樹脂、顯影輥的表面的電阻值為1×107Ω以上且9×109Ω以下。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的調色劑脫模性、和優異的耐成膜性的顯影輥。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顯影輥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測定顯影輥的表面的電阻的裝置的示意性前視圖。
圖3是表示通過納米壓痕儀求出的一般載荷曲線和卸載曲線的圖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顯影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越聚合物株式會社,未經信越聚合物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800513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