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殺真菌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2180032764.7 | 申請日: | 2021-05-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848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6 |
| 發明(設計)人: | C·蘭伯斯;U·J·哈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先正達農作物保護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40 | 分類號: | A01N43/40;A01N43/56;A01N43/82;A01P3/00;A01N25/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張敏 |
| 地址: | 瑞士***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真菌 組合 | ||
一種適用于控制由植物病原體引起的病害的組合物,其包含(A)具有式(I)的化合物,其中R1選自?CF2C(=O)NHCH3、?C(=S)NHCH3或?C(=O)NH(2?F?Ph)、或其混合物,或其農用化學上可接受的鹽或N?氧化物;以及(B)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的組的化合物:英派爾福沙姆(3?(二氟甲基)?1?甲基?N?[(3R)?1,1,3?三甲基茚滿?4?基]吡唑?4?甲酰胺)、2?(二氟甲基)?N?(3?乙基?1,1?二甲基?茚滿?4?基)吡啶?3?甲酰胺、2?(二氟甲基)?N?(1,1?二甲基?3?丙基?茚滿?4?基)吡啶?3?甲酰胺和2?(二氟甲基)?N?[(3R)?1,1?二甲基?3?丙基?茚滿?4?基]吡啶?3?甲酰胺或其組合;以及一種控制有用植物上的病害、尤其是大豆或谷物上的銹病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適用于控制由植物病原性真菌、尤其是豆薯層銹菌(Phakopsorapachyrhizi)(亞洲大豆銹病的病原體)引起的病害的新穎的殺真菌組合物,并且涉及一種控制有用植物、尤其是大豆的病害的方法。
從WO 2015/185485、WO 2017/076742、WO 2017/211649和WO 2018/202428中已知,某些噁二唑衍生物和包含所述噁二唑衍生物的混合物具有對抗植物病原性真菌的生物學活性。另一方面,不同化學類別的各種殺真菌化合物作為用于在各種栽培植物作物中應用的植物殺真菌劑是眾所周知的。然而,針對植物病原植物真菌的作物耐受性和活性并不總是滿足在許多事件和方面中的農業實踐的需要。例如,豆薯層銹菌(亞洲大豆銹病的病原體)成為大豆生產中日益重要的問題,導致相當大的產量損失。許多常規殺真菌劑不適用于控制亞洲大豆銹病,或者它們對抗豆薯層銹菌的作用是不令人滿意的。
出于上述農業實踐中對于對抗植物病原性真菌(如豆薯層銹菌)的提高的作物耐受性和/或提高的活性的需求,因此根據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適合用于控制由植物病原體引起的病害的新穎的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
(A)具有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是-CF2C(=O)NHCH3、-C(=S)NHCH3或-C(=O)NH(2-F-Ph);以及
(B)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的組的化合物:英派爾福沙姆(inpyrfluxam)(3-(二氟甲基)-1-甲基-N-[(3R)-1,1,3-三甲基茚滿-4-基]吡唑-4-甲酰胺)、2-(二氟甲基)-N-(3-乙基-1,1-二甲基-茚滿-4-基)吡啶-3-甲酰胺、2-(二氟甲基)-N-(1,1-二甲基-3-丙基-茚滿-4-基)吡啶-3-甲酰胺和2-(二氟甲基)-N-[(3R)-1,1-二甲基-3-丙基-茚滿-4-基]吡啶-3-甲酰胺。
在每種情況下,根據本發明的具有式I的化合物是處于游離形式、被氧化的形式如N-氧化物、或鹽的形式(例如農藝學上可用的鹽的形式)。
N-氧化物是叔胺的氧化形式或含氮雜芳香族化合物的氧化形式。例如,A.Albini和S.Pietra于1991年在博卡拉頓(Boca Raton)CRC出版社出版的名為“Heterocyclic N-oxides[雜環N-氧化物]”一書中描述了它們。
優選的組合物包含(A)具有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是-CF2C(=O)NHCH3、-C(=S)NHCH3或-C(=O)NH(2-F-Ph);以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先正達農作物保護股份公司,未經先正達農作物保護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800327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