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有機廢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23408880.0 | 申請日: | 202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55004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譚陽金;湯煜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金碧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0;C02F3/30;C02F1/3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劉羽波;陳嘉琦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山市順***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廢水處理 系統 | ||
一種有機廢水處理系統,包括一級沉淀池、厭氧池、缺氧池、生物氧化池、MBR過濾池、二級沉淀池、紫外線消毒池以及淤泥池;所述一級沉淀池設置有第一出口與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與所述淤泥池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出口與所述厭氧池的入口連接;所述厭氧池內填充有活性淤泥,所述厭氧池的出口與所述缺氧池的入口連接誒;所述缺氧池的出口與所述生物氧化池的入口連接;所述二級沉淀池設置有第三出口與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出口與所述淤泥池連接,所述第四出口與所述紫外線消毒池連接。本申請中設置有多個生物反應池,能夠有效去除有機廢水中的氮磷,同時設置有紫外線消毒池,進一步對水體中的有害物質進行消毒,提高水體的凈化程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有機廢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由于可以比較簡單地達到較高的有機物去除除碳效率,因此,尤其是早期設計建設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大都采用傳統活性污泥法。傳統活性污泥法工藝為初沉池-CMAS池-二沉池,初沉池的水在進入到CMAS池內會帶著大量的沉淀物,沉淀物會影響活性污泥內微生物的活性以及種群。隨著人類對環境保護問題的愈益重視,污水排放量的急劇增加以及對污水處理要求的日益嚴格,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對污水處理率以及污水處理標準都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傳統工藝在處理的多功能性、高效穩定性和經濟合理性方面已難以滿足不斷提高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有機廢水處理系統。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有機廢水處理系統包括一級沉淀池、厭氧池、缺氧池、生物氧化池、MBR過濾池、二級沉淀池、紫外線消毒池以及淤泥池;
所述一級沉淀池設置有第一出口與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與所述淤泥池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出口與所述厭氧池的入口連接;
所述厭氧池內填充有活性淤泥,所述厭氧池的出口與所述缺氧池的入口連接誒;
所述缺氧池的出口與所述生物氧化池的入口連接;
所述二級沉淀池設置有第三出口與第四出口,所述第三出口與所述淤泥池連接,所述第四出口與所述紫外線消毒池連接。
優選的,所述一級沉淀池包括反應腔與沉淀腔,所述反應腔與所述沉淀腔連通;
所述沉淀腔包括沉淀部與排出部,所述沉淀腔的內頂端向下環設有隔板,隔板圍繞形成所述排出部,所述沉淀部位于所述排出部的下方,所述排出部與所述沉淀部通過所述隔板的下端連通;
所述排出部內設置有多條傾斜的擋板;
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沉淀部的底部;
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排出部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排出部內設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環設固定于所述隔板的內壁,所述排水槽的頂端與所述排出部的頂壁之間留空有進水間隙;
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排水槽內。
優選的,所述沉淀部設置有漏斗形的聚物凹槽,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聚物凹槽的底部。
優選的,所述反應腔的頂部外側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軸穿過所述反應腔的腔壁插入至所述反應腔內,所述輸出軸的端部安裝有攪拌葉片。
優選的,所述缺氧池與生物氧化池內設置有多條安裝線,所述安裝線沿長度方向間距設置有多個生物寄生盤。
優選的,還包括第一抽取泵,所述第一抽取泵的輸入端置入于所述生物氧化池,所述第一抽取泵的輸出端置入所述缺氧池內;
所述第一抽取泵的輸入端離所述所述生物氧化池的出口的距離小于5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金碧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金碧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34088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污水處理污泥反洗曝氣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食品檢測的攪拌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