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脫模的芯盒有效
| 申請號: | 202123290214.1 | 申請日: | 2021-1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7252595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徐紅軍;呂躍明;張洪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富通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7/06 | 分類號: | B22C7/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上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8 | 代理人: | 黃晶晶 |
| 地址: | 261000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脫模 | ||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自動脫模的芯盒,包括彈簧脫模裝置以及由定模、活塊和動模圍合而成的芯盒本體,活塊通過兩個左右對稱的壓板限制在動模的分模面上,且活塊能沿自身的開模方向自由滑動,活塊的正面設有第一斜面,定模分模面的相應位置設有與第一斜面相對的第二斜面,彈簧脫模裝置固定安裝在動模的一側,活塊與彈簧脫模裝置連接安裝。開模時不進行任何操作,使活塊能夠自動脫出,合模時能夠自動復位,分、合模效率得以提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脫模的芯盒。
背景技術
芯盒是鑄造模具中最常見的一種模具,芯盒模具的用途是在鑄件生產中制作砂芯。活塊作為模具的一部分,在制模時與主模分開,用銷釘、燕尾等方式與主模連接,使用活塊可以減少制模、造型的難度,節省材料、減少工作量。
現有技術中,活塊與主模的分開一般會采取手動脫出活塊或者安裝抽芯氣缸來脫出活塊。使用手動脫出活塊需要使用滑動錘頭將活塊通過間斷撞擊的方式脫出,合模時手動將活塊安裝到位,不僅安裝效率低,還容易損壞活塊。采用抽芯氣缸來脫出滑塊,需要增加氣缸、控制閥等控制系統,致使模具的制作成本增加。
綜上可知,現有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脫模的芯盒,用以解決手動脫模效率低的問題,開模時不進行任何操作,使活塊能夠自動脫出,合模時能夠自動復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自動脫模的芯盒,包括彈簧脫模裝置和由定模、活塊、動模圍合而成的芯盒本體,所述活塊通過兩個左右對稱的壓板限制在動模的分模面上,且所述活塊能沿自身的開模方向自由滑動,所述活塊的正面設有第一斜面,所述定模分模面的相應位置設有與第一斜面相對的第二斜面,所述彈簧脫模裝置固定安裝在動模的一側,所述活塊與彈簧脫模裝置連接安裝。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彈簧脫模裝置包括拉桿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裝在動模的外側,所述支架的中部開設有通孔,所述拉桿穿過通孔與活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拉桿的末端與支架的端面之間設有彈簧,所述彈簧套設在拉桿的桿身上。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動模部分向外凸起形成限位抵塊,所述限位抵塊的一側作為型芯面參與鑄造過程,所述限位抵塊的另一側與活塊的底部相抵,所述活塊的底部同樣為參與鑄造過程的型芯面。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活塊的背面設有兩道對稱分布的導向塊,所述動模的分模面開設有與導向塊相對應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與動模的端面連通,所述活塊通過嵌在滑槽內的導向塊與動模滑動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活塊的背面另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位于兩道導向塊之間,所述動模的分模面開設有與限位塊相對應的限位槽。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動模的分模面開設有兩個錯位分布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安裝有定位銷,所述定模的分模面開設有與安裝孔相對應的銷孔。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脫模裝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開模時不進行任何操作,使活塊能夠自動脫出,合模時能夠自動復位,合模、脫模效率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定模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富通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富通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32902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