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動角座閥有效
| 申請號: | 202123169460.1 | 申請日: | 202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59021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洲程閥門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1/122 | 分類號: | F16K31/122;F16K2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動 角座閥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氣動角座閥,包括氣動執行元件和閥體執行元件,閥體執行元件包括可以對流的閥體、設在氣動執行元件與閥體連接處的固定塊、設置在閥體對流處的流通腔,流通腔的底部和側壁分別開有流入口和流出口,還包括套在氣動執行元件中的氣缸伸出桿的滑動塊,氣缸伸出桿的自由端穿進流通腔與流入口可拆卸連接,氣缸伸出桿位于流通腔內部的兩端對稱固接有限位塊,限位塊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防水墊圈和第二防水墊圈本裝置解決了傳統的氣動角座閥氣密性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氣動角座閥。
背景技術
在現有市場中,氣動角座閥的應用較為廣泛。氣動角座閥的工作原理較為簡單,通常都是由一個截止閥和一個能控制截止閥閥桿運動的氣動組件組成。氣動組件一般都是由具有氣缸的外殼和氣缸內設置的活塞組成。閥桿與活塞連接,通過活塞運動能帶動閥桿一起運動。而活塞則是通過氣缸內的氣壓差來實現活動的,具體是活塞外周面與氣缸的內側壁形成周向密封將氣缸分割成上腔室和下腔室,通過對上腔室沖入高氣壓的氣體使得活塞向下運動帶動閥桿向下運動使得截止閥處于常閉狀態,再通過對下腔室充氣使得下腔室氣壓大于上腔室氣壓能進行開啟截止閥;
現在技術中的氣動角座閥裝配復雜,并且,在氣動組件和閥門組件的連接處氣密性差,鑒于此,發明人提出一種氣動角座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了傳統的氣動角座閥氣密性差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基礎方案:
一種氣動角座閥,包括氣動執行元件和閥體執行元件,所述閥體執行元件包括可以對流的閥體、設在氣動執行元件與閥體連接處的固定塊、設置在閥體對流處的流通腔,所述流通腔的底部和側壁分別開有流入口和流出口,流入口的側壁均設有防水涂料。
還包括套在氣動執行元件中的氣缸伸出桿的滑動塊,所述氣缸伸出桿的自由端穿進流通腔與流入口可拆卸連接,所述氣缸伸出桿位于流通腔內部的兩端對稱固接有限位塊,限位塊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防水墊圈和第二防水墊圈。
本基礎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裝置設置了流通腔,將傳統的水流流動位置設置為流通腔結構,以后的防水或者氣密性設計均在流通腔上做功夫,對于設計人員而言,能夠快速解決了傳統的氣動角座閥氣密性差的問題,并且,設置了流通腔,利用流通腔代替開啟或者開關,更加方便,且不會影響氣動角座閥的使用。
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裝置結構簡單,構思其妙,設置了第一防水墊圈和第二防水墊圈來實現流通腔的整體密封性,確保流通腔的上端和下端的防水,避免處于關閉狀態時,水流可以進入流通腔,并且防止流水倒流進入氣動執行元件。
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構思巧妙,相比于現有技術中的氣動角座閥,雖然在氣動環節沒有改動,但是,在氣缸伸出桿的伸出穩定性和水流的氣密性的設計上均作出了一定的改進,解決了傳統的氣動角座閥氣密性差的問題。
進一步,所述固定塊的下方對稱固接有連接塊,所述固定塊與閥體為間隙配合的可拆卸連接。通過固定塊實現可拆卸連接,確保拆裝的順利和快速。
進一步,所述流入口的側壁均設有防水涂料。提高防水效果。
進一步,所述固定塊的下方設有可讓連接塊放入的安裝槽。實現固定塊的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二防水墊圈的尺寸大于第一防水墊圈。第二防水墊圈主要用于流入口的防水。
進一步,所述第一防水墊圈位于限位塊的上側,所述第二防水墊圈位于限位塊的下側。第一防水墊圈主要用于氣缸伸出桿與流通腔之間的防水。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洲程閥門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洲程閥門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31694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氣動球閥
- 下一篇:一種閉式冷凝水回收節能降碳鍋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