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冷卻節能型逆流閉式塔有效
| 申請號: | 202123168322.1 | 申請日: | 202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558384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鄒浩;吳加勝;戴聰;藺城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元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C1/02 | 分類號: | F28C1/02;F28F25/02;F28F25/04;F28F25/06;F28F25/08 |
| 代理公司: | 長沙智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徐雄 |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長沙市雨花***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冷卻 節能型 逆流 閉式塔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冷卻節能型逆流閉式塔。包括設置在冷卻塔底部的底盆和上端的噴淋系統;在噴淋系統下方,上下交錯分層設置有冷凝器和填料;在底盆上方設置有傾斜于水平面分布的第二填料;所述第二填料的風道朝向冷卻塔的進風側。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冷凝器內水分層冷卻后再與冷凝器進行換熱,使得換熱效率更高,回落到底盆中的水溫更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效冷卻節能型逆流閉式塔。
背景技術
現有逆流閉式冷卻塔結構如圖1所示,在冷卻塔頂端設置有噴淋系統3,底部設置有底盆6,循環管道7將底盆6中的水輸入到噴淋系統3,噴淋系統3將水噴淋在填料4上進行熱交換來降低水溫,然后降低水溫的水再與冷凝器5進行熱交換,拉吸收冷凝器5的熱量;然后水回落到底盆6中,底盆中的水為熱交換后的溫水;其中冷凝器5中流動有需被冷卻的物質。
由于現有逆流閉式冷卻塔的噴淋水每循環一次只有一次換熱冷卻,因此導致其換熱效率偏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冷卻節能型逆流閉式塔,通過將冷凝器內水分層冷卻后再與冷凝器進行換熱,使得換熱效率更高,回落到底盆中的水溫更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效冷卻節能型逆流閉式塔,包括設置在冷卻塔底部的底盆和上端的噴淋系統;在噴淋系統下方,上下交錯分層設置有冷凝器和填料;在底盆上方設置有傾斜于水平面分布的第二填料;所述第二填料的風道朝向冷卻塔的進風側。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填料和冷卻盤管上下交錯布置,逐層換熱冷卻盤管內需冷卻介質,底盆上部采用斜放式填料,將底盆循環冷凝水進一步冷卻。噴淋水經多次冷卻換熱,有利于底盆循環水溫更低。當底盆冷凝水再次通過噴淋從上部填料淋下與填料和盤管換熱時,效果更佳。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上下相鄰的冷凝器之間設置有填料。
上述改進的有益效果為:將填料設置在上下相鄰冷凝器之間,使得循環水先經過填料冷卻后再馬上與冷凝器進行熱交換,提高循環水的熱交換效率,更加節水。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冷凝器上下設置有三組。
上述改進的有益效果為:優選采用三組冷凝器,因此至少可以設置兩組填料,提高熱交換效率。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上下分層設置的多個冷凝器之間通過管道相互連通,共用進液管和出液管。
上述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共同的進液管和出液管來同時實現多個冷凝器中的介質的循環流動,提高產品運行可靠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冷凝器通過分布在側邊的管道相互連通。
上述改進的有益效果為:連通管道設置在側邊更加便于填料的安裝。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盆上方的第二填料相互對稱分布構成倒八字形。
上述改進的有益效果為:由于冷卻塔側邊進風流動方向為斜向上流動,因此第二填料相互對稱分布構成倒八字形可以提高空氣對填料中水的冷卻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逆流閉式冷卻塔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半剖圖。
圖中:1、風機;2、收水器;3、噴淋系統;4、填料;5、冷凝器;6、底盆;7、循環管道;8、第二填料;9、出液管;10、進液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元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元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31683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