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樣管有效
| 申請號: | 202123148545.1 | 申請日: | 2021-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562796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郝少東;郭敬舜;林小靖;曹健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諾杰億(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26 | 分類號: | C12M1/26;C12M1/24;C12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興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劉寶山;董雪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使用 病毒 采樣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樣管,包括上管體、下管體和管蓋;上管體與下管體可拆卸連接,上管體具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下管體具有第三開口,上管體的第一開口處設置有管蓋,上管體的第二開口與下管體的第三開口相連通,上管體內壁設置有分隔部,采樣拭子置放在分隔部上,下管體內存放病毒保存液,病毒保存液可在上管體和下管體內部自由流動。本實用新型優勢在于:結構設置巧妙,在同一采樣管空間內實現拭子頭和病毒保存液的分隔,生產制造難度較低;通過簡單的顛倒采樣管實現病毒保存液對病毒的采集,在使用自動移液器時,從管體中部打開后只留下了提取病毒后的保存液,便于自動化移液,提高的自動化檢測效率、避免了移液槍的污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學樣本采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樣管。
背景技術
病毒采樣管是常用的一次性使用耗材,在各種類病毒(例如新型冠狀病毒、甲型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EB病毒等)檢測前,都需要將已采樣拭子放入病毒采樣管中進行運輸及儲存。
尤其現在新冠核酸檢測采樣時常多人混采,即多個拭子頭保存在同一病毒采樣管內。在從病毒采樣管中取液時,由于同一管中拭子頭較多,自由流動的保存液少,移液器槍頭容易扎到拭子頭,堵塞槍頭孔,吸取液體時造成移液器槍頭口局部負壓,易發生病毒保存液體沖吸至槍管內,造成相互污染的問題,給取液造成不便。
當采用手動取液時,尚可人工從拭子頭間隙中取到病毒保存液,但采用自動化移液工作站,如自動分杯機等儀器時,移液器槍頭通常無法分辨液體間隙,混采取液成為問題。
現有技術對于5-10人混采的病毒采樣管,通常采用加入更多的病毒保存液來解決多拭子混采的自動化取液,但增大病毒保存液體積會將病毒稀釋,降低保存液中病毒的濃度,不利于病毒檢測。或者設置多個管頭且管身相互連通的異型采樣管,將拭子頭和病毒保存液分別在不同管頭存放。但這樣的方式對于采樣、運輸和自動化移液均需要人為注意使用方式和放置位置,同樣帶來不便,不適用于自動化移液工作站取液。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病毒采樣管不方便適用于自動化移液操作,容易造成取液時移液槍污染、取液效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樣管,該結構制作簡單、實用性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樣管,包括上管體、下管體和管蓋;上管體與下管體可拆卸連接,上管體具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下管體具有第三開口,上管體的第一開口處設置有管蓋,上管體的第二開口與下管體的第三開口相連通,上管體內壁設置有分隔部,采樣拭子置放在分隔部上,下管體內存放病毒保存液,病毒保存液可在上管體和下管體內部自由流動。
進一步地,分隔部為片狀的透液柵欄,透液柵欄與上管體內壁固定連接,透液柵欄的間隙允許病毒保存液自由在上下管體間流動。
可選地,分隔部為無紡布材質的膈膜,固定連接于上管體內壁,無紡布間隙允許病毒保存液自由在上下管體間流動,能對病毒保存液進行粗濾。
進一步地,分隔部通過PES或TPU熱熔膠固定設置于上管體內壁。
進一步地,上管體第一開口處設置有第一連接部,第一連接部與管蓋可拆卸連接,連接部為外表面設置的外螺紋,管蓋內設置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
可選地,第一連接部為內表面設置的一條或多條環狀凸起,管蓋為與上管體第一開口處一體設置的連蓋,連蓋內設置有圓形塞,圓形塞可插入至第一連接部內與環狀凸起過盈配合,通過插拔實現上管體第一開口處與管蓋的可拆卸連接。
進一步地,上管體第二開口處設置有第二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為外表面設置的外螺紋,下管體第三開口處設置有接合部,接合部為與第二連接部相配合的內螺紋。
可選地,第二連接部為在內表面設置的一條或多條環狀凸起,接合部為外壁設置的環狀凸起,兩部分環狀凸起過盈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諾杰億(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德諾杰億(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31485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