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纜資源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23067187.1 | 申請日: | 2021-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39101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新;駱益民;賴柏輝;趙桂標;段飛;何小嬋;王劍鋒;余冬玲;劉雪娟;譚笑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071 | 分類號: | H04B10/071;H04B10/07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章愫;劉芳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纜 資源 監測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纜資源監測系統,該系統包括:局端有源設備、遠端無源設備和光纜,局端有源設備和遠端無源設備通過光纜連接,光纜包括多根光纖;其中,局端有源設備用于通過光纜中待檢測的目標光纖向遠端無源設備傳輸混合光,混合光由業務光和測試光混合得到,且測試光與業務光的波長不同;遠端無源設備用于在接收到混合光的情況下,通過目標光纖向局端有源設備反射測試光;局端有源設備還用于根據對測試光的接收情況,確定測試光經目標光纖傳輸后的光功率損耗,進而使得運營商及時、準確地掌握光纖資源的使用情況,實現對光纖資源的合理分配。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纜資源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在運營商網絡中,存在無數需要對其進行管理的網絡資源,而對于其中無法自動上報自身信息的資源,均稱為“啞資源”。目前,由于“啞資源”無法自動上報所在鏈路上的光纖資源的使用情況,并且,“啞資源”通常數量巨大且分布廣泛,對于光纖資源使用情況的監測,通常需要采取工作人員現場巡檢的方式來進行監測,這導致運營商不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光纖資源的使用情況,不利于對光纖資源的合理分配,影響系統的傳輸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纜資源監測系統,以期通過對光纖資源使用情況的自動監測,實現對光纖資源的合理分配,保證系統傳輸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光纜資源監測系統,該系統包括:局端有源設備、遠端無源設備和光纜,所述局端有源設備和所述遠端無源設備通過所述光纜連接,所述光纜包括多根光纖;其中,所述局端有源設備用于通過所述光纜中待檢測的目標光纖向所述遠端無源設備傳輸混合光,所述混合光由業務光和測試光混合得到,且所述測試光與所述業務光的波長不同;所述遠端無源設備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混合光的情況下,通過所述目標光纖向所述局端有源設備反射所述測試光;所述局端有源設備還用于根據對所述測試光的接收情況,確定所述測試光經所述目標光纖傳輸后的光功率損耗。
基于上述光纜資源監測系統,通過局端有源設備將測試光與業務光混合在一起發送至遠端無源設備,并根據遠端無源設備所反射回來的測試光的接收情況,確定出光功率損耗,從而可獲知光纖資源的使用情況。由于光纜資源監測系統可以自動實現對光纖資源使用情況的監測,相比人工巡檢的方式,運營商可以及時、準確地掌握光纖資源的使用情況,從而高效的實現對光纖資源的合理分配,保證系統良好的傳輸性能,降低了監管難度和運營成本,提高了對光纖資源使用情況統計的便利性。
可選地,所述局端有源設備包括合波器,用于將所述業務光與通過所述目標光纖傳輸的測試光合成,得到所述混合光。
可選地,所述局端有源設備還包括分光器,位于所述測試光的光源和所述合波器之間,用于根據所述光纜中的光纖數量,對來自所述光源的測試光進行分光,得到多束測試光;所述目標光纖用于傳輸所述多束測試光中的部分或全部。
可選地,所述遠端無源設備還包括分波器和反射器,所述分波器用于從接收到的所述混合光中分離出所述測試光,所述反射器用于將接收到的所述測試光通過所述目標光纖反射回去。
可選地,所述局端有源設備還包括探測器,所述探測器用于探測接收到的來自反射器的測試光的光功率,并基于所述光功率確定所述光功率損耗。
可選地,所述局端有源設備還包括環形器,用于將來自所述分光器的測試光傳輸至所述合波器,并用于將來自所述反射器的測試光傳輸至所述探測器。
可選地,所述系統還包括服務器,所述服務器用于接收來自所述探測器的光功率損耗,并基于所述光功率損耗確定所述目標光纖的使用情況。
可選地,所述服務器具體用于:在所述光功率損耗為0的情況下,確定所述目標光纖為空閑狀態;或在所述光功率損耗為100%的情況下,確定所述目標光纖故障或所述遠端無源設備故障;或在所述光功率損耗大于0,且小于100%的情況下,確定所述目標光纖為使用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30671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