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直腸檢測用具有輔助定位結構的影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22248851.6 | 申請日: | 2021-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5738851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姜慧杰;趙升;張琳焓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31 | 分類號: | A61B1/31;A61B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東恒知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 |
| 地址: | 15008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腸 檢測 用具 輔助 定位 結構 影像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直腸檢測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直腸檢測用具有輔助定位結構的影像裝置,包括設備主體和設置在設備主體底部的定位機構,設備主體包括套筒和活動設置在套筒上的窺鏡桿,還包括固定連接在套筒底部的握把,定位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握把底部的殼體,通過將窺鏡桿伸進人體的肛門,當需要將其進行固定的時候,可以使殼體接觸至桌面的頂部,然后轉動第二轉動塊,第二轉動塊上的第二齒槽嚙合第一齒槽使得第一轉動塊進行轉動,第一轉動塊轉動的時候促使螺紋桿在導向桿的底部向下滑動,并通過吸盤吸附在桌面上,實現了固定,需要拆卸的時候反向轉動第二轉動塊即可,相比較傳統的吸盤吸附方式,拆卸的時候不存在慣性,更為安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直腸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直腸檢測用具有輔助定位結構的影像裝置。
背景技術
直腸為腸管的最末的一段,上與乙狀結腸相連,下與肛門相連,直腸檢測最常見的設備是直腸內窺鏡。
常見的直腸內窺鏡采用手動的方式使用直腸內窺鏡,在使用的時候依靠手部力量做支撐進行檢查,由于直腸內窺鏡缺少定位,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并且一旦將直腸內窺鏡伸進肛門后,需要一直手持直到檢查完成,在這一過程中比較費力。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種直腸檢測用具有輔助定位結構的影像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腸檢測用具有輔助定位結構的影像裝置,采用本裝置進行工作,從而解決了上述背景中直腸內窺鏡缺少定位,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并且一旦將直腸內窺鏡伸進肛門后,需要一直手持直到檢查完成,操作比較費力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直腸檢測用具有輔助定位結構的影像裝置,包括設備主體和設置在設備主體底部的定位機構,所述設備主體包括套筒和活動設置在套筒上的窺鏡桿,還包括固定連接在套筒底部的握把,定位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握把底部的殼體;
所述殼體的內部活動設置有第一轉動塊和第二轉動塊,且第一轉動塊的外壁上設有第一齒槽,第二轉動塊外壁上設有第二齒槽,第一轉動塊和第二轉動塊嚙合連接,第一轉動塊的內壁上螺紋連接有螺紋桿,螺紋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吸盤。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機構包括設置在殼體內部的第一腔體,第一轉動塊轉動連接在第一腔體的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內部靠近第一腔體的上下位置均設置有轉動槽,且轉動槽的內部均轉動連接有轉動環,且兩組所述的轉動環分別固定連接在第一轉動塊的頂部和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內部還設置有與螺紋桿和吸盤相對應的第二腔體,第二腔體的頂部內壁固定連接有導向桿,且螺紋桿滑動連接在導向桿底部,殼體上設置有預設槽,第二轉動塊轉動連接在預設槽的內部,且第二轉動塊一部分裸露在殼體的外部。
進一步地,所述窺鏡桿的一側外壁上設置有導向槽,套筒上設置有與導向槽相對應的滑槽,窺鏡桿的另一端分別設置有LED燈和鏡頭,且鏡頭環繞在LED燈周圍。
進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微型電機,微型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絲桿,絲桿上螺紋連接有螺母副,套筒的另一側設置有插接口,LED燈和鏡頭與插接口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窺鏡桿的一側設置有與螺母副相對應的限位槽,且螺母副固定連接在限位槽內部靠近邊緣的位置,套筒的另一側設置有插接口,LED燈和鏡頭與插接口電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醫科大學,未經哈爾濱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22488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園林工程用霧化殺蟲裝置
- 下一篇:一種鋁型材加工用沖孔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