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物理法土壤治理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22247246.7 | 申請日: | 2021-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8692559U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勝;孟自力;張凡;劉棟;戰磊;張璽;王初亮;關羅浩;李謹成;翟生;劉麗;王寒;楊天旭;彭琛;金保鋒;陳越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C1/02 | 分類號: | B09C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劉思言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物理 土壤 治理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物理法土壤治理用裝置,涉及土壤治理技術領域,包括移動裝置以及通道形成裝置;通道形成裝置安裝于移動裝置上,包括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兩個鏈板以及固定機構;第一卷筒與第二卷筒均沿豎直方向可轉動設置,且彼此之間對稱分布;兩個鏈板一一對應可收放地纏繞于第一卷筒以及第二卷筒;在兩個鏈板一同往背離移動裝置行進方向的方向釋放時,經釋放的兩個鏈板的釋放板部之間形成容置待治理土壤的通道;固定機構設有可上下往復運動的擠壓部;擠壓部可與兩個鏈板的釋放板部的頂部接觸,用于施加釋放板部豎直向下運動的擠壓力,以使得釋放板部的底部可嵌入土壤。能夠提高治理效率且節約水資源。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土壤治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物理法土壤治理用裝置。
背景技術
土壤殘留治理是土壤治理中的一種,是指土壤被殘留期長的農藥嚴重污染后,為使殘留農藥盡快分解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目前土壤殘留治理有物理治理法、生物治理法、化學治理法等。其中,生物治理法操作較為繁瑣,成本相對較高。而化學法治理法進行土壤殘留治理,難以準確控制用量,容易對農作物造成損害。因此,物理治理法是使用較多的方法。目前的物理治理法有通過沖洗土壤實現治理的,但是,直接對土壤進行沖洗難以有效的利用水資源,治理效率較低,且容易導致水資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物理法土壤治理用裝置,能夠提高治理效率且節約水資源。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物理法土壤治理用裝置,包括移動裝置以及通道形成裝置;
所述通道形成裝置安裝于所述移動裝置上,包括第一卷筒、第二卷筒、兩個鏈板以及固定機構;
所述第一卷筒與所述第二卷筒均沿豎直方向可轉動設置,且彼此之間對稱分布;
兩個所述鏈板一一對應可收放地纏繞于所述第一卷筒以及所述第二卷筒;
在兩個所述鏈板一同往背離所述移動裝置行進方向的方向釋放時,經釋放的兩個所述鏈板的釋放板部之間形成容置待治理土壤的通道;
所述固定機構設有可上下往復運動的擠壓部;
所述擠壓部可與兩個所述鏈板的釋放板部的頂部接觸,用于施加所述釋放板部豎直向下運動的擠壓力,以使得所述釋放板部的底部可嵌入土壤。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裝置包括橫桿、第一轉軸、第二轉軸、第一滾輪裝置以及第二滾輪裝置;
所述橫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環以及第二連接環;
所述第一轉軸豎直插裝于所述第一連接環;
所述第二轉軸豎直插裝于所述第二連接環;
所述第一滾輪裝置轉動安裝于所述第一轉軸向下伸出所述第一連接環的一端;
所述第二滾輪裝置轉動安裝于所述第二轉軸向下伸出所述第一連接環的一端;
所述第一卷筒套裝于所述第一轉軸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連接環與所述第一滾輪裝置之間;
所述第二卷筒套裝于所述第二轉軸上,且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環與所述第一滾輪裝置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滾輪裝置與所述第一轉軸在水平方向可轉動連接;
所述第二滾輪裝置與所述第二轉軸在水平方向可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機構安裝于所述第一連接環或安裝于所述第二連接環。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機構包括電機、套桿、第三轉軸、擠壓筒以及推板;
所述套桿與所述第一連接環的側面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224724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氬氣純化裝置
- 下一篇:一種黃花菜連續清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