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接地柔性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2122147051.5 | 申請日: | 2021-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28906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東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雙越線纜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4/48;H01R4/66;H01R31/06;H01R13/629;H01R13/639;H01B7/18;H01B7/282 |
| 代理公司: | 山東誠杰律師事務所 37265 | 代理人: | 劉成飛 |
| 地址: | 27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地 柔性 電纜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接地柔性電纜,包括:接地電纜;夾持機構,電性連接于所述接地電纜的一端;金屬塊,電性連接于所述接地電纜的另一端;所述接地電纜包括:線芯,與所述金屬塊電性連接;絕緣橡膠,復合于所述線芯的外壁;玻璃纖維網,復合于所述絕緣橡膠的外壁;保護層,復合于所述玻璃纖維網的外壁。該接地柔性電纜,在實際使用時,可實現多種接線方式的安裝,使用靈活,安裝穩定性強,而且安裝時省時省力,保證了接地穩定性,另外,接地電纜對抗外界環境的能力增強,可避免受磨損影響線芯裸露出來,提升接地電纜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接地柔性電纜。
背景技術
接地線就是直接連接地球的線,也可以稱為安全回路線,危險時它就把高壓直接轉嫁給地球,算是一根生命線;
接地軟電纜廣泛應用于電焊機、電魚機等,在外殼接地保護和釋放電能方面使用較為常見。對于接地電纜與設備的連接,主要采用電纜夾子與接線柱連接,或者通過端子連接,電纜夾子的夾緊力主要依靠內部彈簧實現,穩定性較差,使用端子與外殼連接費時費力,而且接地電纜屬于暴露在環境中的,接地電纜的對抗外界環境能力差,容易造成線芯裸露出來,使用壽命較短,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使用靈活、安全的接地電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接地柔性電纜,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傳統接地電纜安裝方法不夠靈活、穩定性差,以及接地電纜對抗外界環境能力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接地柔性電纜,包括:接地電纜;夾持機構,電性連接于所述接地電纜的一端;金屬塊,電性連接于所述接地電纜的另一端;
所述接地電纜包括:線芯,與所述金屬塊電性連接;絕緣橡膠,復合于所述線芯的外壁;玻璃纖維網,復合于所述絕緣橡膠的外壁;保護層,復合于所述玻璃纖維網的外壁;
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外殼,頂部開設有滑道,且滑道兩端封閉;定支撐桿,固定連接于所述外殼的內腔右側,且與所述線芯電性連接;動支撐桿,可旋轉地安裝于所述定支撐桿的底部右側;鎖緊組件,可左右移動地設置于所述滑道的內腔;定夾套,固定連接于所述定支撐桿的左端;動夾套,固定連接于所述動支撐桿的左端,所述動夾套與定夾套接觸;定夾板,固定連接于所述定夾套的左端;動夾板,固定連接于所述動夾套的左端。
優選的,所述動支撐桿的下表面呈斜面。
優選的,所述定夾套與動夾套形狀相同,且定夾套與動夾套組合可形成兩個直徑不同的圓。
優選的,所述保護層包括:聚氨酯膠粘合劑層,復合于所述玻璃纖維網的外壁;過氧乙烯層,復合于所述聚氨酯膠粘合劑層的外壁;耐磨橡膠層,復合于所述過氧乙烯層的外壁。
優選的,所述鎖緊組件包括:滑塊,可左右滑動地卡接于所述滑道的內腔左側;鎖套,安裝于所述滑塊的底端,且套接于所述定支撐桿和動支撐桿的外壁;彈簧,套接于所述定支撐桿和動支撐桿的外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接地柔性電纜,通過鎖緊組件能解除對動支撐桿的限制,進而可實現動支撐桿與定支撐桿之間的閉合與分散,利用定夾套與動夾套的配合,定夾板與動夾板的配合,可使接地電纜與設備連接,通過玻璃纖維網提升抗拉強度,防止線芯被拉扯伸長而影響導電性能,利用保護層可提高抗沖擊性、防水、耐磨等性能,延長使用壽命,因此,在實際使用時,可實現多種接線方式的安裝,使用靈活,安裝穩定性強,而且安裝時省時省力,保證了接地穩定性,另外,接地電纜對抗外界環境的能力增強,可避免受磨損影響線芯裸露出來,提升接地電纜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接地電纜截面圖;
圖3為夾持機構主視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雙越線纜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雙越線纜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214705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