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BIM的套管與墻體的密封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21439145.3 | 申請日: | 2021-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590856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軍;趙彬;程允貴;張代富;羊山發(fā);葉孟文;何云;諶無忌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02 | 分類號: | F16L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黃勇;任志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套管 墻體 密封 結構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基于BIM的套管與墻體的密封結構,包括墻體和套管,套管內嵌于墻體內部,且套管兩端分別貫穿墻體兩側外壁,套管外壁上設置有充氣裝置和防水填充層,防水填充層外側套設連接有防水氣囊,防水氣囊囊壁上設置有充氣口,充氣裝置可拆卸連接于防水氣囊且連通于充氣口中;通過充氣裝置向防水氣囊中充氣,使防水氣囊膨脹并填充滿墻體和套管之間的縫隙,從而達到密封防水效果。本申請具加強套管與墻體之間的密封結構防水作用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建筑防水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BIM的套管與墻體的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現(xiàn)如今的建筑中,往往會存在著諸多管道,一般會在施工時提前預留好,若不處理好管道與墻體之間的防水問題,管道與墻體的連接處就容易被水滲透,從而對建筑墻體造成侵蝕。而新技術的采用往往需要無數(shù)次重復試驗和實踐,這不僅耗時耗力,也浪費材料,因此可以結合BIM技術實行建模,找出一種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現(xiàn)有一種公開號為CN206093222U且名稱為一種地下穿墻管防水結構的專利,包括鋼筋混凝土層和管道,管道穿設于鋼筋混凝土層之中,在鋼筋混凝土層側壁和管道連接處設置防水層,在防水層收口處固定連接有用于卡緊防水層收口處的連接卡箍,防水層包括第一防水層、第二防水層和防水附加層,防水附加層設置于鋼筋混凝土與管道形成的直角位置處,第一防水層和第二防水層固定連接于防水附加層之上,且錯縫鋪設,該防水結構通過采用多層防水層,且在漏水隱患處增設附加防水層,防水效果更好。
針對上述中的現(xiàn)有技術,發(fā)明人認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一種地下穿墻管防水結構鋼筋混凝土層因為氣溫以及老化等因素容易導致其與管道之間存在小縫隙,水通過此小縫隙滲透,長此以往便容易導致鋼筋混凝土層與管道連接處被水侵蝕,造成地下穿墻管防水結構防水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有助于防止墻體與套管之間出現(xiàn)縫隙后水長期透過縫隙并對墻體與套管連接處進行侵蝕,導致地下穿墻管防水結構防水效果不佳的狀況,本申請?zhí)峁┮环N基于BIM的套管與墻體的密封結構。
本申請?zhí)峁┮环N基于BIM的套管與墻體的密封結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BIM的套管與墻體的密封結構,包括墻體和套管,所述套管設置于所述墻體內,所述套管兩端分別穿設出所述墻體外壁,所述套管位于所述墻體內的部分的外壁設置有防水填充層,所述防水填充層外側壁套設有用于封堵所述防水填充層與所述墻體之間縫隙的封堵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墻體與防水填充層之間設置封堵裝置,有助于防止水透過套管與墻體之間縫隙侵蝕墻體與管壁之間的連接處,從而有助提高套管與墻體之間密封結構的防水效果。
可選的,所述封堵裝置為防水氣囊,所述防水氣囊套設固定連接于所述防水填充層外壁上,所屬防水氣囊遠離所述防水填充層一側與所述墻體相抵緊,所述防水氣囊自然狀態(tài)下為壓縮狀態(tài)。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防水氣囊自然狀態(tài)處于充氣且被擠壓狀態(tài),有助于保持與墻體之間的緊密接觸,當墻體與套管產生細小縫隙時,防水氣囊所受壓力減小,防水氣囊膨脹填滿縫隙,從而保持套管與墻體之間的密封結構的持續(xù)防水狀態(tài)。
可選的,所述套管外壁上設置有若干用于給所述防水氣囊充氣的充氣裝置,所述防水氣囊靠近所述防水填充層一側開設有若干與所述充氣裝置相配合的充氣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墻體與套管之間的縫隙繼續(xù)增大,且防水氣囊自身體積不足以填充時,充氣裝置與充氣口相配合,有助于向防水氣囊中充氣,充氣后的防水氣囊向外膨脹,從而有助于使得防水氣囊繼續(xù)抵緊墻體。
可選的,所述充氣裝置包括充氣筒、充氣嘴、套筒和彈簧,所述套筒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管外壁,所述彈簧內設于所述套筒,且所述彈簧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套管外壁,所述彈簧另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充氣筒底部,所述充氣筒頂部固定連接于所述充氣嘴,所述充氣嘴遠離所述充氣筒一端可拆卸連通于所述充氣口內,所述彈簧自然狀態(tài)下為完全壓縮狀態(tà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深圳中鐵二局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143914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