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常連式針帽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121036308.3 | 申請日: | 2021-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1527506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巖;高業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158 | 分類號: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李志起 |
| 地址: | 230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常連式針帽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液針帽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常連式針帽結構,包括針帽,所述針帽套接在針栓上;所述針帽包括帽體,所述帽體上設有套接孔,所述帽體側面設有避讓缺口;所述避讓缺口與套接孔相連通;所述避讓缺口沿帽體側面延伸至帽體端部,并與帽體外側面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常連式針帽結構;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針帽可以不拔離連接針頭就可以正常使用;避免了后續需要處理針頭時,重復加蓋針帽時針尖對醫療人員的扎傷,同時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針帽結構與針頭時長時間連接在一起的,可以很好的避免針帽的丟失,方便后續丟棄時針頭上能夠覆蓋針帽,避免后期收集人員被外漏的針尖扎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液針帽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常連式針帽結構。
背景技術
針刺傷是臨床工作中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除了注射器造成的針刺傷之外,在為患者輸液以及拔針時由輸液針造成的針刺傷同樣常見,輸液針正常使用時一般問題不大,但是在患者輸液完畢或是由于各種原因需要拔出輸液針時,從病人身上拔針后到處理輸液針之間的這段時間和距離,輸液針的安放在臨床上標準不一;而由于這種安放標準不一致,所以在輸液針導致的針刺傷基本就發生在從病人身上拔針后到把輸液針放到指定垃圾桶之前的這段時間內。
一般處理方式是加設針帽,使用針帽對針頭進行包裹,從而避免針尖外漏而傷人,但是傳統針帽輸液器會拔除,使得針帽與針頭分離,傳統針帽雖然可以減少針刺傷的發生,但是因為傳統針帽與針頭分離,針帽容易丟失,所以為了減少針刺傷發生,需要重復找尋新的針帽覆蓋在使用后的針頭上,不僅浪費資源,還需要人工重復加蓋針帽,使得醫務人員套設針帽時發生針刺傷。
所以為了避免上述技術問題,一種防丟失,并且不需要重復套設的針帽時現在所需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不需要拔除針帽就可以實現針頭外露使用的針帽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常連式針帽結構,包括針帽,所述針帽套接在針栓上;所述針帽包括帽體,所述帽體上設有套接孔,所述帽體側面設有避讓缺口;所述避讓缺口與套接孔相連通;所述避讓缺口沿帽體側面延伸至帽體端部,并與帽體外側面相連通。
所述避讓缺口貫穿帽體設置。
所述避讓缺口端部設有定位缺口。
所述帽體下端設有固定缺口。
所述針帽由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帽體上設有手持槽,所述手持槽內設有摩擦紋路。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常連式針帽結構;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針帽可以不拔離連接針頭就可以正常使用;避免了后續需要處理針頭時,重復加蓋針帽時針尖對醫療人員的扎傷,同時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針帽結構與針頭時長時間連接在一起的,可以很好的避免針帽的丟失,方便后續丟棄時針頭上能夠覆蓋針帽,避免后期收集人員被外漏的針尖扎傷。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各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
1、帽體,2、套接孔,3、避讓缺口,4、定位缺口,5、固定缺口,6、手持槽,7、針尖,8、針柄,9、針栓。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10363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輸液器針頭防護帽
- 下一篇:一種血液科儲存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