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管道氣密性自動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20959901.9 | 申請日: | 2021-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47161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奇昂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臺潤世紀管道系統(tǒng)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8 | 分類號: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永興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陳曉良 |
| 地址: | 2237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 氣密性 自動檢測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管道氣密性自動檢測裝置,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內(nèi)部設置有軟管2、導向筒3,所述軟管2卷繞在導向筒3上,軟管2兩端開口對應位置設置有充氣加壓裝置4,軟管2頭兩端分別設置有固定環(huán)5和抱緊裝置6,所述箱體1上設置有壓力檢測表7;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能夠通過抱緊裝置抱緊后,利用充氣加壓裝置進行加壓、保壓,密封環(huán)實現(xiàn)自動密封,提高生產(chǎn)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密性檢測領域,尤其是涉及管道氣密性自動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氣密性檢測裝置需要人工將管道鋪平,一端固定好加壓裝置,另一端密封塊密封,在密閉的檢測箱體內(nèi)加壓、保壓后,檢測壓力損失值,實現(xiàn)檢測工作,這種結構人工操作麻煩,檢測效率低,且管道直徑稍微改變就需要換模具,適應性差,無法滿足高效生產(chǎn)檢測的需要,由于管道長度問題增加了檢測裝置的占地面積。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提出到的手工檢測效率低的問題,為此提供了一種管道氣密性自動檢測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nèi)部設置有軟管、導向筒,所述軟管卷繞在導向筒上,軟管兩端開口對應位置設置有充氣加壓裝置,軟管頭兩端分別設置有固定環(huán)和抱緊裝置;
所述充氣加壓裝置包括推送氣缸、充氣頭和進氣管,充氣頭設置成中空結構,所述進氣管與充氣頭內(nèi)腔接通,所述充氣頭表面設置有密封環(huán),所述密封環(huán)為中空橡膠圈,所述進氣管通過充氣頭上設置的氣道與密封環(huán)連通,所述充氣頭上設置有壓力檢測表。
所述抱緊裝置對稱設置在軟管兩側位置,所述抱緊裝置包括抱緊氣缸,所述抱緊氣缸活動端設置有抱緊塊,所述抱緊塊圓弧面上設置有緩沖橡膠墊。
所述導向筒上設置有螺旋凹槽,軟管設置在凹槽內(nèi)限位。
充氣頭設置成錐形結構。
進氣管一端連接有電磁開關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能夠通過抱緊裝置抱緊后,利用充氣加壓裝置進行加壓、保壓,密封環(huán)實現(xiàn)自動密封,提高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充氣加壓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圖中:1、箱體;2、軟管;3、導向筒;4、充氣加壓裝置;4.1、推送氣缸;4.2、充氣頭;4.3、進氣管;4.4、密封環(huán);4.5、氣道;4.6、電磁開關閥;5、固定環(huán);6、抱緊裝置;6.1、抱緊氣缸;6.2、抱緊塊;7、壓力檢測表。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管道氣密性自動檢測裝置,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內(nèi)部設置有軟管2、導向筒3,所述軟管2卷繞在導向筒3上,軟管2兩端開口對應位置設置有充氣加壓裝置4,軟管2頭兩端分別設置有固定環(huán)5和抱緊裝置6,所述箱體1上設置有壓力檢測表7;
如圖3所示,所述充氣加壓裝置4包括推送氣缸4.1、充氣頭4.2和進氣管4.3,充氣頭4.2設置成中空結構,所述進氣管4.3與充氣頭4.2內(nèi)腔接通,所述充氣頭4.2表面設置有密封環(huán)4.4,所述密封環(huán)4.4為中空橡膠圈,所述進氣管4.3通過充氣頭4.2上設置的氣道4.5與密封環(huán)4.4連通,所述充氣頭4.2上設置有壓力檢測表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臺潤世紀管道系統(tǒng)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臺潤世紀管道系統(tǒng)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95990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