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金屬件殘余應力檢測的打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20688723.0 | 申請日: | 2021-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5846170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國;李學敏;劉東;楊艷慧;何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兩航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H9/14 | 分類號: | B23H9/14;B23H1/00;B23H1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401135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金屬件 殘余 應力 檢測 打孔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金屬件殘余應力檢測的打孔裝置,涉及金屬件檢測技術領域,包括殼體、電火花打孔組件、工作罩和驅動機構,電火花打孔組件豎向活動連接于殼體內,驅動機構安裝于殼體上,驅動機構與電火花打孔組件相連用以驅動其向上或向下運動,工作罩的一端設有用以電火花打孔組件的打孔端穿入的通道且其另一端設有密封組件,工作罩通過連接組件與殼體相連且連接組件用以將密封組件壓緊在構件上;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打孔裝置的打孔效率較低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件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金屬件殘余應力檢測的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
在航空發動機中使用的環形、盤狀零件和高鐵車輪等回轉體構件對疲勞性能要求較高,構件的殘余應力情況決定構件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疲勞性能,因此殘余應力的準確測量就顯得十分必要;在眾多殘余應力測試方法中,因盲孔法測量準確性高而成為目前工程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在實際工程應用中,由于電火花打孔的方式對測量結果的影響較小因而在盲孔的鉆制中得到廣泛應用;現有技術中采用電火花對構件進行打孔時,往往是先在構件上安裝工作罩并將工作罩的與工件接觸部分的內外兩側采用密封膠進行密封,采用上述方式,在構件的不同位置上打孔時需要重新安裝工作罩,導致打孔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金屬件殘余應力檢測的打孔裝置,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打孔裝置的打孔效率較低問題。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種用于金屬件殘余應力檢測的打孔裝置,包括殼體、電火花打孔組件、工作罩和驅動機構,所述電火花打孔組件豎向活動連接于所述殼體內,所述驅動機構安裝于所述殼體上,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電火花打孔組件相連用以驅動其向上或向下運動,所述工作罩的一端設有用以所述電火花打孔組件的打孔端穿入的通道且其另一端設有密封組件,所述工作罩通過連接組件與所述殼體相連,所述連接組件用以將所述密封組件壓緊在構件上。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將電火花打孔組件豎向活動連接于殼體內、將驅動機構與電火花打孔組件相連以及在工作罩的一端設有通道,實現驅動機構驅動電火花打孔組件向下運動且其打孔端穿入到工作罩內,將工作罩通過連接組件連接在殼體上并在工作罩的一端設有密封組件,使用時連接組件將密封組件壓緊在構件上實現工作罩與構件的密封,以保證工作罩內的介質不會泄露;因此,采用上述方案,連接組件能將工作罩上的密封組件壓緊在構件上從而實現二者的密封連接,避免了介質的泄露,將工作罩集成到打孔裝置上,避免了每次打孔時需要重新安裝工作罩,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組件包括手柄、數量均為兩個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各所述第一連桿和各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兩個所述第一連桿的自由端分別轉動連接于所述殼體相對的側壁上,各所述第二連桿的自由端均與所述工作罩轉動連接,所述手柄分別與各所述第一連桿相連用以驅動其擺動進而將所述密封組件壓緊在構件上。
進一步的,所述手柄包括連接部和操作部,所述連接部呈U形且其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連桿固定連接,所述操作部為桿狀且其一端與所述連接部的封閉端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和絲杠,所述電機與所述絲杠的一端相連用以驅動其正轉或反轉,所述絲杠上套設且螺紋連接有螺母,所述螺母與所述打孔組件相連用以帶動所述打孔組件向上或向下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內沿豎向固定連接有滑軌,所述滑軌上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螺母的數量為兩個且二者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滑塊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板的數量為兩個且其分布于各所述螺母的兩側。
進一步的,所述打孔組件包括電極、裝夾夾頭和接線套筒,所述電極安裝于所述裝夾夾頭上,所述接線套筒固定連接在所述螺母上且其與所述裝夾夾頭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罩的底部設有凹槽,所述密封組件為密封圈且其嵌設于所述凹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兩航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西北工業大學,未經重慶兩航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6887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單髁置換截骨關節保護器
- 下一篇:一種提高使用舒適性的實木沙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