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履帶式水底淤泥障礙和固體污染物碾壓刮平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120660998.3 | 申請日: | 2021-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69583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華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捷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5/28 | 分類號: | E02F5/28;E02F5/30;E02F9/04;E02F3/88;E02F3/9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巢湖市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履帶式 水底 淤泥 障礙 固體 污染物 碾壓 刮平機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履帶式水底淤泥障礙及固體污染物碾壓刮平機,包括船體總成、連接平臺和水下履帶式液壓驅動裝置;所述船體總成包括船體、船艙和柴油艙,所述船體前側設有駕駛艙,所述駕駛艙下方設有柴油艙,所述船艙上設有柴油發電機和液壓系統;所述連接平臺上設有三根伸縮桿;所述水下履帶式液壓驅動裝置包括滾動履帶和液壓驅動裝置,所述液壓系統通過液壓動力供油管與液壓驅動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履帶式行走與淤泥接觸面大,相對在水中作業,推力大,耗能小,機器前端的碾壓滾結構對障礙物和固體污染物起到推動作用,而刮平裝置再次將污泥刮平,對固體污染物擠壓出的污水以及被攪混的泥漿經過幾天的沉淀后,就會變得平整,方便后期的抽污作業。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底除污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履帶式水底淤泥障礙和固體污染物碾壓刮平機。
背景技術
水環境在不斷受到外部的污染源侵襲,污染物不斷流入到各類水體內,水體污染物大多數都是沉淀在水底淤泥表層以泥漿的形態存在。這些泥漿是后期沉淀的,而且含有大量的動植物殘骸,沒有完全腐爛,半腐爛的污染物質量密度較小,一般都是半沉降狀態處于淤泥表層,其到了夏季水溫升高會加速腐爛、分解,向水體釋放養分,危害水質,清除這些污染物對改善水質至關重要,現在一些水底抽污裝置,就是借鑒吸塵器的原理,專門抽吸對水質危害最大的水底淤泥表層稀泥漿。為保證這些裝置始終處于淤泥表層,可以采取拖拽式作業,與淤泥是軟接觸,因各種水體水底情況不同,水底污泥等不平整,難免存在大量固體污染物以及水底障礙物,對抽污裝置的作業帶來很大阻礙,為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改造水底污泥的平整度,方便抽污裝置作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履帶式水底淤泥障礙和固體污染物碾壓刮平機,解決了水底污泥不平整,抽污裝置抽污時,無法有效抽污的問題。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履帶式水底淤泥障礙和固體污染物碾壓刮平機,包括船體總成、連接平臺和水下履帶式液壓驅動裝置;
所述船體總成包括船體、船艙和柴油艙,所述船體前側設有駕駛艙,所述駕駛艙下方設有柴油艙,所述船艙上設有柴油發電機和液壓系統,所述船體后側設有螺旋槳和轉桿,所述船艙后部設有驅動轉桿和螺旋槳的螺旋槳電機;
所述連接平臺上設有三根伸縮桿,所述船體側邊設有套環,所述套環套在伸縮桿上,所述連接平臺下部安裝在水下履帶式液壓驅動裝置上方,所述連接平臺的前側和后側分別設有碾壓滾結構和刮平裝置;
所述水下履帶式液壓驅動裝置包括滾動履帶和液壓驅動裝置,所述液壓系統通過液壓動力供油管與液壓驅動裝置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伸縮桿包括第一連接套桿、第二連接套管和第三連接套管,所述第一連接套桿套在第二連接套管上,所述第二連接套管套在第三連接套管上,所述第一連接套桿底端垂直固定在連接平臺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碾壓滾結構包括碾壓滾、碾壓滾推桿和碾壓滾液壓缸,所述碾壓滾的兩側轉軸設有分別設有一個碾壓滾推桿和碾壓滾液壓缸,所述碾壓滾推桿的一端與碾壓滾的轉軸轉動連接,所述碾壓滾推桿的另一端與水下履帶式液壓驅動裝置轉動連接,所述碾壓滾液壓缸的氣缸軸與碾壓滾的轉軸轉動連接,所述碾壓滾液壓缸的后端與連接平臺轉動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碾壓滾為輥筒且其表面設有若干凸起,所述輥筒的直徑為1-1.5m,所述凸起為臺柱,所述臺柱高度為10-15cm。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刮平裝置包括刮平鏟、鏟推桿和鏟液壓缸,所述刮平鏟的兩側中心位置對稱設有轉軸,在所述刮平鏟兩側的轉軸上分別設有一個鏟推桿和鏟液壓缸,所述鏟推桿一端與轉軸轉動連接,所述鏟推桿另一端與水下履帶式液壓驅動裝置轉動連接,所述鏟液壓缸的氣缸軸與刮平鏟的轉軸轉動連接,所述鏟液壓缸的后端與連接平臺轉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捷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捷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6609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套膠管裝置
- 下一篇:一種便于調節冷熱溫度的全水組合聚醚反應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