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側風環??照{有效
| 申請號: | 202120474013.8 | 申請日: | 2021-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501429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葉雄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歐鐠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11 | 分類號: | F24F1/0011;F24F1/0087;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保 空調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側風環??照{,包括:殼體、風機、水淋組件和濕簾組件,風機設置在殼體的左側,濕簾組件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周側,水淋組件設置在殼體的內部上方;所述濕簾組件包括:第一濕簾塊、第二濕簾塊和第三濕簾塊,第一濕簾塊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前方,第二濕簾塊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后方,第三濕簾塊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右側;濕簾組件具有較好的蓄水能力,進而以提高降溫效果,水淋組件將水淋濕到濕簾組件上,風機運行,使得殼體內產生負壓,外界的空氣穿過濕簾組件進入殼體內,實現對空氣進行降溫,以提高空氣的散熱降溫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置簡潔,維護簡便,能耗小,從而起到節能環保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空調技術領域,具體為側風環??照{。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都在不斷的提高,對于生活和工作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目前,在車間、廠房等室內大面積場所,高溫氣候時需要使用中央空間進行降溫,但是中央空調耗電嚴重,大大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使用中央空調后,室內空氣流通不夠,空氣污濁且干燥,人員舒適感較差。鑒于此,設計人員研發了一種低能耗的環??照{,即蒸發冷風機,現有環??照{的降溫過程是在其核心“濕簾紙”內完成的,當室外熱空氣被風機抽吸進入布滿冷卻水的濕簾紙時,冷卻水由液態轉化成氣態的水分子,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能從而使空氣溫度迅速下降,以實現降溫。然而在實際的使用中,固定濕簾紙的水簾室經常會因為吸風壓力大而導致松動脫落等現象,嚴重影響環??照{的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性能優越的側風環??照{,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所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側風環??照{,包括:殼體、風機、水淋組件和濕簾組件,風機設置在殼體的左側,濕簾組件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周側,水淋組件設置在殼體的內部上方;所述濕簾組件包括:第一濕簾塊、第二濕簾塊和第三濕簾塊,第一濕簾塊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前方,第二濕簾塊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后方,第三濕簾塊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右側。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包括:水箱、支撐板和頂蓋,支撐板一邊與水箱相連接,另一邊與頂蓋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內設有限位架,用于固定濕簾組件,所述限位架包括:第一橫桿、第一連桿、第二橫桿和第二連桿,第一橫桿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左側,第二橫桿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右側,第一連桿一端與第一橫桿相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橫桿相連接,第二連桿一端與第一橫桿相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橫桿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水淋組件包括:水泵和水管,水泵設置在殼體內部下方,水泵的輸出端與水管相連接,水管的端部處于濕簾組件上方,水管的端部設有出水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支撐板一邊與水箱相連接,另一邊與頂蓋相連接,從而使得殼體具有較好的強度,用于支撐風機、水淋組件和濕簾組件,進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同時使得設備的檢修維護操作方便;
(2)濕簾組件具有較好的蓄水能力,進而以提高降溫效果,水淋組件將水淋濕到濕簾組件上,風機運行,使得殼體內產生負壓,外界的空氣穿過濕簾組件進入殼體內,實現對空氣進行降溫,以提高空氣的散熱降溫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置簡潔,維護簡便,能耗小,從而起到節能環保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限位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平面結構示意圖。
標注說明:殼體1;風機2;水淋組件3;濕簾組件4;限位架5;水箱11;支撐板12;頂蓋13;水泵31;水管32;第一濕簾塊41;第二濕簾塊42;第三濕簾塊43;第一橫桿51;第一連桿52;第二橫桿53;第二連桿54。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歐鐠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歐鐠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4740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