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打磨拋光自動化裝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20453614.0 | 申請日: | 2021-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519463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武云龍;姚麒;高剛剛;李祖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源中科科技(泉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0 | 分類號: | B24B29/00;B24B47/12;B24B41/06;B24B47/14;B24B41/04;B24B41/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華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40 | 代理人: | 曾昆峰 |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打磨 自動化 裝備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打磨拋光自動化裝備,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頂部的兩端之間固定連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頂部的中端通過支架固定安裝有液壓伸縮桿,所述液壓伸縮桿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拋光電機,所述拋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拋光盤,所述工作臺的中端固定連接有操作箱,本實用新型通過旋轉電機、第一齒輪、第二齒輪、雙向螺紋桿、固定板、L型活動桿、滾輪、楔形導塊、活動塊、滑桿、彈簧、夾桿、夾板、操作箱、拋光電機與液壓伸縮桿以及拋光盤之間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實現了本裝備能夠對加工元件進行拋光加工與快速夾緊固定的目的,操作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了加工的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打磨拋光裝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打磨拋光自動化裝備。
背景技術
在現如今金屬加工制造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用到打磨拋光裝備對所生產的金屬產品進行打磨拋光,以增加金屬產品的美觀度,同時便于后期使用者對金屬產品進行防腐處理。
然而現有的打磨拋光裝備對金屬產品往往采用人工手動進行固定,固定方式繁瑣,且效率低下,降低了加工的工作效率,滿足不了工廠生產加工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打磨拋光自動化裝備,具備便于對加工元件進行夾緊固定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打磨拋光裝備對金屬產品往往采用人工手動進行固定,固定方式繁瑣,且效率低下,降低了加工工作效率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打磨拋光自動化裝備,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頂部的兩端之間固定連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頂部的中端通過支架固定安裝有液壓伸縮桿,所述液壓伸縮桿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拋光電機,所述拋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拋光盤,所述工作臺的中端固定連接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內腔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滑桿,所述滑桿的上端活動連接有活動塊,兩個所述活動塊相互靠近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楔形導塊,所述楔形導塊底部的四周與操作箱內腔的底部之間均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楔形導塊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夾桿,兩個所述夾桿相互靠近一側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夾板,所述操作箱內腔底部的中端通過支架固定安裝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固定安裝有第一齒輪,所述操作箱內腔頂部的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的中端之間通過軸承活動連接有雙向螺紋桿,所述雙向螺紋桿的中端固定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所述雙向螺紋桿的兩端均螺紋連接有L型活動桿,兩個所述L型活動桿相互遠離一側的下端通過活動銷活動連接有滾輪。
優選的,所述工作臺底部的四周均固定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承重板。
優選的,所述操作箱的正表面通過活動銷活動連接有箱門,所述箱門正表面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操作箱內腔頂部的兩端均開設有導向槽,所述L型活動桿的上端活動連接于導向槽的表面,所述操作箱內腔的兩側均開設有限位槽,兩個所述活動塊相互遠離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的表面且遠離活動塊的一端活動連接于限位槽的表面。
優選的,所述固定支架頂部的兩端均活動連接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桿,兩個所述固定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連接于拋光電機的上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源中科科技(泉州)有限公司,未經京源中科科技(泉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4536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柔性電路板卷對卷生產工藝的烘干裝置
- 下一篇:一種紗線浸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