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20367195.9 | 申請日: | 2021-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5259901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1 |
| 發明(設計)人: | 高燕飛;劉曉輝;紀烈勇;金蘇清;張德莉;李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凱盛節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J15/02 | 分類號: | F23J15/02;F23J15/04;F23J15/06;B01D53/86;B01D53/56;B01D53/18;B01D53/047;B01D50/00;C01B32/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127 | 代理人: | 吳瑋 |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普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玻璃 煙氣 二氧化碳 提純 裝置 | ||
1.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二氧化碳煙氣預處理系統,二氧化碳捕集系統和二氧化碳精制系統,所述的煙氣預處理系統與玻璃窯連接,用于對玻璃窯排放的煙氣進行脫硝、脫硫、除塵和降溫的預處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煙氣預處理系統設置在玻璃窯爐煙道出口和煙囪之間,玻璃窯爐出口煙氣經連接管道引入預處理系統,經預處理后余氣從煙囪排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煙氣預處理系統,包括玻璃窯煙氣余熱鍋爐,煙氣電除塵裝置、煙氣脫硝裝置,煙氣脫硫裝置和煙氣再循環裝置,所述余熱鍋爐高溫段與煙氣電除塵裝置相連接,煙氣電除塵裝置與煙氣脫硝裝置相連接,用于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完成煙氣脫硝,煙氣脫硝裝置與煙氣余熱鍋爐低溫段相連接,用于使煙氣重新回到煙氣余熱鍋爐低溫段完成換熱,煙氣余熱鍋爐出口分為兩路,一路通過第一引風機將余熱鍋爐出口煙氣導入二氧化碳捕集系統,一路通過煙氣循環風機將煙氣余熱鍋爐出口煙氣引入到煙氣余熱鍋爐入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統包括用于對煙氣降溫并脫硫脫硝的水洗脫硫脫硝裝置和用于吸附二氧化碳排出廢氣以獲得高濃度二氧化碳的吸附解吸裝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洗脫硫脫硝裝置包括水洗脫硫塔,所述水洗脫硫塔內存放填料,煙氣從脫硫水洗塔下部進入塔中,所述水洗脫硫塔底部用于煙氣降溫除塵,中部設有從上向下流動的脫硫液用于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所述脫硫水洗塔連接第二引風機,將煙氣送到吸附解吸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解吸裝置包括至少7座變壓吸附塔,變壓吸附塔與水洗脫硫塔連接,每個變壓吸附塔內存放填料和吸附劑,用于吸收煙氣中的易吸附組分,不易吸附組分由塔頂流出經過脫硝后排出,再解吸易吸附組分得到高濃度CO2,所述變壓吸附塔依次經歷吸附、3次均壓降、逆放、3次均壓升、最終升壓的步驟,保證任一時刻均有2個吸附塔處于進料吸附并生產二氧化碳氣的狀態,所述變壓吸附塔將高濃度CO2通過連接管道輸送至二氧化碳精制系統中。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精制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壓縮吸附裝置、冷凍液化裝置和精餾及成品存儲裝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縮吸附裝置包括緩沖罐、壓縮機、脫硫床、吸附床,所述的緩沖罐與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相連,緩沖罐和壓縮機、脫硫床、吸附床依次連接,所述吸附床包括三個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同時分別對二氧化碳氣體進行吸附、加熱、冷吹,所述吸附床與冷凍液化裝置相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凍液化裝置包括制冷壓縮機、冷凝器、貯液器、CO2液化裝置和氣液分離器,所述制冷壓縮機、冷凝器、貯液器和氣液分離器依次連接為一循環,用于將CO2液化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降溫液化,連同輕組分氣體一同被送到精餾及成品存儲裝置中。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玻璃窯煙氣二氧化碳的捕集提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餾及成品存儲裝置包括精餾塔和食品級產品儲罐,所述精餾塔和食品級成品儲罐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凱盛節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凱盛節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36719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