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健身器械有效
| 申請號: | 202120367055.1 | 申請日: | 2021-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43620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哈默 | 申請(專利權)人: | 漢模運動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23/02 | 分類號: | A63B23/02;A63B23/12;A63B21/078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賴開慧 |
| 地址: | 德國巴伐利亞***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健身 器械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健身器械,包括器械本體,所述器械本體包括坐臥裝置和設于坐臥裝置上的支撐裝置,定義坐臥裝置位于其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為前端和后端,所述支撐裝置包括設于坐臥裝置前端的第一支撐裝置和坐臥裝置后端的第二支撐裝置,所述器械本體包括以下兩種狀態:第一狀態:所述坐臥裝置通過第一支撐裝置和第二支撐裝置以水平的狀態的置于地面上,充當臥推凳使用;第二狀態:所述坐臥裝置通過第二支撐裝置以垂直的狀態置于地面上,充當引體向上器械使用,所述第一支撐裝置至少具有一組供使用者握住進行引體向上運動的握持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健身器械。
背景技術
目前,美國專利號US9370678B2介紹了一種健身器械,其帶有一個由支撐架支撐的臥推凳和可進行引體向上的直立架組成,臥推凳允許以坐姿或臥姿進行鍛煉,上述專利中的結構為了滿足穩定的要求,因此必須具有相對較高的自重,為了實現穩定的設計,特別是為了健身區域的穩定,要使用足夠穩定的材料,而這會增加制造成本;同時,上述類型的健身器械只能通過耗時的調整或折疊,才能轉換為更節省空間的狀態或轉換為訓練狀態。
實用新型內容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健身器械,其結構簡單,而且省去了鍛煉前或鍛煉時或鍛煉后的繁瑣組裝和拆卸過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健身器械,包括器械本體,所述器械本體包括坐臥裝置和設于坐臥裝置上的支撐裝置,定義坐臥裝置位于其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為前端和后端,所述支撐裝置包括設于坐臥裝置前端的第一支撐裝置和坐臥裝置后端的第二支撐裝置,所述器械本體包括以下兩種狀態:
第一狀態:所述坐臥裝置通過第一支撐裝置和第二支撐裝置以水平的狀態的置于地面上,充當臥推凳使用;
第二狀態:所述坐臥裝置通過第二支撐裝置以垂直的狀態置于地面上,充當引體向上器械使用,所述第一支撐裝置至少具有一組供使用者握住進行引體向上運動的握持部。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第一支撐裝置包括對稱設置于坐臥裝置前端兩側的兩根支腳,每組握持部均包括兩個握持件,每組握持部的兩所述握持件分別設于兩所述支腳上。
進一步地改進,兩根所述支腳的其中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與坐臥裝置固定連接,至少一組握持部的兩所述握持件由兩所述支腳的自由端沿水平線朝相反的方向延伸而成。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支腳與坐臥裝置之間設有加強筋。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第一支撐裝置與坐臥裝置之間的夾角為89-110°。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第一支撐裝置與坐臥裝置之間的夾角為直角。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第二支撐裝置包括對稱設于靠近坐臥裝置后端兩側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之間通過連接桿相互連接,所述坐臥裝置通過第二支撐桿以垂直的狀態置于地面上。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和連接桿之間配合使支撐架形成U形結構。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第二支撐桿與坐臥裝置固定連接的一端向坐臥裝置的上表面凸出形成加固部。
進一步地改進,兩所述支撐架的兩個加固部之間通過固定桿連接。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器械本體上設有移動滾輪。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移動滾輪設于第二支撐裝置上。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移動滾輪設于第二支撐桿與連接桿的連接處,所述第二支撐桿與連接桿的連接處呈弧形狀。
進一步地改進,所述坐臥裝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通過一伸縮機構相對第二部分可伸縮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漢模運動用品有限公司,未經漢模運動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3670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