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管道伴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20366328.0 | 申請日: | 2021-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14947386U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徐正強;何天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正強 |
| 主分類號: | F16L59/135 | 分類號: | F16L59/13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道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伴熱裝置,管道伴熱裝置設置在伴熱管道和被伴熱管道之間,并與二者緊密貼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道伴熱裝置采用金屬綁扎帶緊固伴熱裝置與伴熱管道,使伴熱管道和伴熱裝置之間的緊固力更加均勻,安裝更加方便,在保證強度的同時可進行微量的形變,使伴熱裝置與伴熱管道完美貼合,熱量傳遞過程中不會流失,以達到伴熱效果。管道伴熱裝置從結構上減輕自身重量,降低了成本。管道伴熱裝置有明確的現場安裝標準,已完全貼合為驗收標準。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伴熱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管道伴熱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管道伴熱技術中采用的伴熱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使用鐵絲捆綁伴熱管道和被伴熱管道,使二者固定以達到伴熱效果;另一種是使用伴熱裝置連接伴熱管道和被伴熱管道,并且用螺栓將二者進行緊固以達到伴熱效果。這兩種伴熱方法有以下缺點:
1、直接用鐵絲捆綁導致伴熱管道和被伴熱管道,接觸面積小,基本上為點接觸,達不到伴熱效果;
2、用螺栓緊固連接伴熱裝置與伴熱管道,雖提升了接觸面積,但是無法達到緊密貼合,導致熱量損失嚴重,也達不到伴熱效果;
3、用螺栓緊固連接伴熱裝置與伴熱管道,螺栓直接與伴熱管道接觸,長時間會導致螺栓緊固力不足或管托開口變大;
4、螺栓緊固安裝沒有合適的緊固力,安裝精度不夠,無安裝標準;
5、螺栓緊固安裝要求伴熱裝置有相應的厚度,導致零件笨重,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道伴熱裝置,以解決傳統伴熱裝置伴熱效果差、裝置體積過于巨大、在伴熱施工現場安裝精度不高、安裝效率低下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管道伴熱裝置設置在伴熱管道和被伴熱管道之間,并與二者緊密貼合;所述管道伴熱裝置的外表面設置有凸起型結構,并設置有供金屬綁扎帶穿過的預留孔;凸起型結構與金屬綁扎帶之間存在受力點,受力擠壓的凸起型結構在金屬綁扎帶與受力點的協同作用下發生局部變形,使管道伴熱裝置與伴熱管道緊固連接的同時達到緊密貼合。
所述管道伴熱裝置內表面設置有凹槽型結構,凹槽型結構中涂抹有導熱膠泥,在導熱膠泥的作用下,受力擠壓的管道伴熱裝置能與伴熱管道緊密貼合,熱量不易流失,以達到伴熱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管道伴熱裝置采用金屬綁扎帶緊固伴熱裝置與伴熱管道,使伴熱管道和伴熱裝置之間的緊固力更加均勻,安裝更加方便,在保證強度的同時可進行微量的形變,使伴熱裝置與伴熱管道完美貼合,熱量傳遞過程中不會流失,以達到伴熱效果。管道伴熱裝置從結構上減輕自身重量,降低了成本。管道伴熱裝置有明確的現場安裝標準,已完全貼合為驗收標準。
附圖說明
圖1為管道伴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管道伴熱裝置設置在伴熱管道和被伴熱管道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金屬綁扎帶;2-管道伴熱裝置;3-伴熱管道;4-導熱膠泥;5-被伴熱管道;201-凸起型結構;202-凹槽型結構;203-預留孔;204-受力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正強,未經徐正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3663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按摩功能的化妝瓶
- 下一篇:一種中藥鍛藥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