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耳科雙極吸引環切刀有效
| 申請號: | 202120052956.1 | 申請日: | 2021-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15688372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祥寶;康騁;熊資;汪際云;施清圓;張露;許奕;余嘯;袁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8/12 | 分類號: | A61B18/12;A61B18/14;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 地址: | 31501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耳科 吸引 環切刀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耳科雙極吸引環切刀,包括桿體,該桿體一端連接有刀具;設于所述刀具遠離所述桿體一端的刀刃,用于對耳道內的軟組織進行切割;設于所述刀刃一側的第一電極部,所述第一電極部與所述刀刃電連接;設于所述刀刃另一側的第二電極部,所述第二電極部與所述刀刃電連接;設于所述桿體面向所述刀具一端的第一吸引口,所述第一吸引口位于所述刀具與桿體的相交處。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吸引口,在第一、第二電極部對創口電凝止血,產生煙霧時,將煙霧吸走,保持手術視野清潔,便于醫護人員操作,縮短手術時間,從而減少手術并發癥的概率,促進患者更快康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耳科雙極吸引環切刀。
背景技術
耳科手術常用環切刀切開外耳道皮瓣,傳統的環切刀切開皮瓣時往往由于出血、影響視野而不利于手術操作,對一些較堅韌的軟組織及狹窄的、弧度較大的外耳道,做外耳道皮瓣時,常常不能完全切開皮瓣,容易導致皮瓣破損等情況。出血時用電凝止血往往造成皮瓣焦灼、煙霧大影響視野,影響手術醫師操作。目前有帶吸引的環切刀專利,但不能解決出血問題。也有單極吸引環切刀專利,但單極電凝容易造成皮瓣燒灼,也有雙極環切刀專利,但電凝時容易產生煙霧,遮擋手術視野,影響醫護人員操作,延長手術時間,并且影響患者康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方便的耳科雙極吸引環切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耳科雙極吸引環切刀,包括
桿體,該桿體一端連接有刀具;
設于所述刀具遠離所述桿體一端的刀刃,用于對耳道內的軟組織進行切割;
設于所述刀刃一側的第一電極部,所述第一電極部與所述刀刃電連接;
設于所述刀刃另一側的第二電極部,所述第二電極部與所述刀刃電連接;
設于所述桿體面向所述刀具一端的第一吸引口,所述第一吸引口位于所述刀具與桿體的相交處。
設置第一吸引口,在第一、第二電極部對創口電凝止血,產生煙霧時,將煙霧吸走,保持手術視野清潔,便于醫護人員操作,縮短手術時間,從而減少手術并發癥的概率,促進患者更快康復。
優選的,所述桿體內部設有吸引通道,所述吸引通道與所述第一吸引口連通。
優選的,所述刀具上開設有第二吸引口,該第二吸引口穿透刀具,且所述第二吸引口與吸引通道連通;設置第二吸引口,提高對煙霧的清除效率。
優選的,所述第二吸引口的軸線與所述吸引通道的軸線重合。
優選的,所述刀刃設為圓弧狀,所述第一電極部和第二電極部對稱設于所述刀刃兩側;通過刀刃設為圓弧狀,方便切割出平滑的創口。
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極部和第二電極部均部分鋪設于所述刀具表面,第一電極部與刀具邊緣的區域、第二電極部與刀具邊緣的區域均設為絕緣材質,且刀具表面設有絕緣涂層;通過將第一、第二電極部與刀具邊緣的區域設為絕緣材質,保證通電的安全,避免發生短路。
優選的,所述刀刃所在平面與所述吸引通道所在平面具有夾角,所述夾角為銳角或鈍角;該結構簡單、設置方便,方便了醫護人員利用該刀具對軟組件進行切割。
優選的,所述夾角的范圍為30°-120°。
優選的,所述夾角的取值范圍為30°或45°或60°或90°或120°;通過設置不同角度的夾角,醫護人員可根據實際需要而選擇不同的夾角而對軟組織進行切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未經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0529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3D打印用粉末篩分機
- 下一篇:一種多角度可調的肋軟骨切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