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視覺分析的水稻產量預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674763.0 | 申請日: | 2021-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32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向東;陳芋杭;楊絲婭;楊繼萍;李智浩;陳奕昂;楊鵬程;陽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上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20/10 | 分類號: | G06V20/10;G06V20/40;G06Q50/02;G06Q10/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張小娟 |
| 地址: | 61005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視覺 分析 水稻 產量 預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視覺分析的水稻產量預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利用無人機采集水稻田的視頻,并識別視頻中的作物種類,確定水稻生長圖像;S2:依次識別水稻生長圖像中水稻的穗長和穗數;S3:根據水稻的穗長、穗數和顏色,確定水稻田的水稻產量。本發明通過無人機獲取水稻圖像,依次建立回歸模型和水稻產量預測模型,從而進行水稻產量預測,充分考慮水稻顏色、穗長以及穗數對產量的影響,并剔除了水稻癟粒和水稻傾斜對水稻產量預測的影響,保證預測結果準確。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作物產量預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視覺分析的水稻產量預測方法。
背景技術
農作物的產量預測對制訂農產品收購計劃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農作物預測產量是在農作物收獲前采取一定方法預先測定的產量。目前,對糧食產量的預測模型總體上分為三大類:時間序列模型和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回歸模型。每個模型都有其優缺點,其中神經網絡綜合性能更優,但是存在計算復雜度大的問題。目前基于神經網絡模型的產量預測方法,由于高計算復雜度導致局限性大,預測速度較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水稻產量預測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視覺分析的水稻產量預測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視覺分析的水稻產量預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利用無人機采集水稻田的視頻,并識別視頻中的作物種類,確定水稻生長圖像;
S2:依次識別水稻生長圖像中水稻的穗長和穗數;
S3:根據水稻的穗長、穗數和顏色,確定水稻田的水稻產量。
進一步地,步驟S1包括以下子步驟:
S11:在水稻田的視頻中確定存在作物的目標區域,并提取目標區域的初始影像;
S12:對初始影像中的不同波段進行處理,得到不同植被指數的初始指數影像;
S13:在目標區域中,根據不同植被指數的初始指數影像,確定不同植被指數的密度函數,并利用密度函數對初始指數影像進行濾波處理,確定不同植被指數的最終指數影像;
S14:根據不同植被指數的最終指數影像,計算不同植被指數的分類指數,將大于設定分類指數的植被指數對應的作物作為水稻,將水稻所處目標區域的圖像作為水稻生長圖像。
進一步地,步驟S12中,植被指數NDVI的計算公式為:
NDVI=(NIR-R)/(NIR+R)
其中,NIR表示初始影像的近紅外波段,R表示初始影像的紅波段;
步驟S14中,不同植被指數的分類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n表示植被指數的個數,Gi表示第i個植被指數的基尼系數,βi表示第i個植被指數的最終指數影像的權重。
進一步地,步驟S2中,識別水稻的穗長的具體方法為:
A21:剔除不含稻穗的水稻生長圖像,并將水稻生長圖像進行豎直旋轉,得到水稻標準圖像;
A22:對水稻標準圖像依次進行灰度化處理和去噪處理,并對去噪處理后的水稻標準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得到水稻二值圖像;
A23:從水稻二值圖像中提取水稻的稻穗面積,并利用細化算法從水稻二值圖像中提取水稻的骨架;
A24:在稻穗面積內,將水稻的骨架中大于設定穗長路徑的路徑距離作為水稻的穗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上太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上太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67476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