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順酐液相法加氫制備丁二酸酐的高選擇性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674540.4 | 申請日: | 2021-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65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克峰;錢新華;梁建國;高鵬;譚學東;韓志忠;張銀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遼寧長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307/60 | 分類號: | C07D307/60 |
| 代理公司: | 遼寧鴻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王海波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順酐液相法 加氫 制備 酸酐 選擇性 生產工藝 | ||
1.一種順酐液相法加氫制備丁二酸酐的高選擇性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采用非絕熱、絕熱兩段液相加氫反應完成制備;具體如下:
(1)順酐1、補充丁內酯溶劑2、循環丁內酯溶劑13在混合罐A內混合,為充分溶解順酐,混合罐A底設置循環泵B,不斷將料液泵送回混合罐A頂部;
(2)混合后的料液經原料泵C增壓后與新氫3、循環氫13混合,混合物料經水冷器D冷卻后,自上而下進入非絕熱反應器E,進行液相加氫反應;非絕熱反應器E為列管式固定床反應器,反應物料通入管程,管束內裝填反應所需催化劑,在管程內完成加氫反應,殼程通入冷卻介質6,利用冷卻介質不斷吸收反應放熱;管程反應物料、殼程冷卻介質的流向設置為并流;
(3)非絕熱反應器出口物料4經水冷器F冷卻后進入絕熱反應器G;絕熱反應器G為固定床反應器,絕熱反應器出口物料5在其中反應至順酐轉化率接近100%后,進入下游分離單元得到精制的丁二酸酐產品及其它副產品;
(4)絕熱反應器出口物料5進入高溫分離罐H,高溫分離罐閃蒸7經水冷器I冷卻后進入低溫分離罐J,低溫分離罐閃蒸后氣相為循環氫8,循環氫8經循環氫壓縮機K增壓后與順酐原料混合;
低溫閃蒸罐J氣相少量間歇排放,從而控制循環氫8的氫純度,高溫閃蒸罐H、低溫閃蒸罐J的閃蒸液相9進入脫輕塔L,脫輕塔L塔頂氣相分凝、閃蒸后的不凝氣相為輕組分11外送,脫輕塔L塔底采出液相12泵送入丁內酯塔M,丁內酯塔塔頂采出的丁內酯一部分作為丁內酯產品14外送,一部分作為循環丁內酯溶劑13返回混合罐A,丁內酯塔M的塔頂冷凝器采用熱水作為冷卻介質,從而使循環丁內酯溶劑13在高溫下返回混合罐A,確保順酐原料充分溶解,丁內酯塔M塔頂回流罐設有氣相出口,用以排出脫輕塔L未脫除的少量不凝輕組分,該氣相同樣作為輕組分11外送;丁內酯塔M塔底采出液相15泵送入丁二酸酐塔N,丁二酸酐塔塔頂采出丁二酸酐產品16,塔底采出重組分17;為避免丁二酸酐在該塔塔頂凝固,丁二酸酐塔N塔頂冷凝器采用飽和水作為冷卻介質,飽和水吸收塔頂氣相熱量后蒸發為一定壓力的蒸汽;
上述方案中,各閃蒸罐設置水相10排出口;本工藝脫輕塔L、丁內酯塔M、丁二酸酐塔N在負壓下操作,塔頂氣相均需進入抽真空系統O;混合罐的混合溫度為40-80℃,非絕熱反應器操作壓力為0.2-5.0MPa,反應溫度為60-120℃,反應器入口氫氣/順酐體積比為2-50:1,溶劑/順酐體積比為3-30:1,絕熱反應器的操作壓力為0.2-5.0MPaG,其入口壓力略低于非絕熱反應器的出口壓力,其入口溫度即非絕熱反應器的出口溫度,出口溫度為80-140℃,反應中氫氣量即非絕熱反應后剩余的氫氣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順酐液相法加氫制備丁二酸酐的高選擇性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為兼顧催化劑的裝填與充足的換熱面積,非絕熱反應器中管束的單管直徑為20-30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順酐液相法加氫制備丁二酸酐的高選擇性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非絕熱反應器的入口溫度范圍為60-100℃,使用的冷卻介質為任何一種能夠吸收反應熱的物質,其入口溫度為范圍20-8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順酐液相法加氫制備丁二酸酐的高選擇性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脫輕塔、丁內酯塔、丁二酸酐塔的操作壓力為1-50kPa;不設置或設置后不投用脫輕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遼寧長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遼寧長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67454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