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坩堝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672612.1 | 申請日: | 2021-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13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邱庭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科工碳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2 | 分類號: | C04B35/52;C04B35/532;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興智翔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衛芹 |
| 地址: | 1305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坩堝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石墨坩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S1、原料準備:原料包括石墨碎、艾奇遜爐石油焦電阻料、艾奇遜爐石油焦保溫料和中溫煤瀝青,其中:
石墨碎滿足以下要求:真密度≥2.13g/cm3,灰分≤0.03%,揮發分≤0.22%,水分≤0.09%;
艾奇遜爐石油焦電阻料和艾奇遜爐石油焦保溫料同時滿足以下要求:真密度≥2.10g/cm3,灰分≤0.03%,揮發分≤0.22%,水分≤0.09%;
中溫煤瀝青滿足以下要求:灰分≤0.20%,揮發分≤64.2%,水分≤0.06%;
S2、配料:將石墨碎磨成石墨粉,然后與艾奇遜爐石油焦電阻料、艾奇遜爐石油焦保溫料按一定的質量比例混合、研磨成混合粉,混合粉再與中溫煤瀝青混合;
S3、混捏;
S4、壓型;
S5、焙燒;
S6、加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坩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石墨粉、艾奇遜爐石油焦電阻料、艾奇遜爐石油焦保溫料的質量比為3:2:5;混合粉再與中溫煤瀝青混合過程中混合粉的質量百分比為65%-85%,中溫煤瀝青質量百分比為15%-3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坩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的石墨碎為石墨電極生產廢料,其研磨后所得石墨粉的粒度用200目國際標準篩進行篩分的通過率為80±5%,具體粒度質量百分比組成如下:
1mm粒度的占比2%-4%;
0.5mm—0.15mm粒度的占比37%-43%;
小于0.075mm粒度的占比37%-43%;
其它粒度的占比17%-23%。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坩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的混捏是將配料倒入混捏鍋中進行攪拌,混捏鍋自身由導熱油進行外部加熱,內部有鉸刀進行物料攪拌,混捏鍋導熱油進口溫度:230-233℃,混捏鍋內瀝青溫度162-165℃,混捏的干混時間:40分鐘,溫度118-126℃;混捏的濕混時間:45分鐘,溫度162-168℃。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坩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的壓型是將混捏后的糊料倒入成型容器中,所述成型容器具有上模和下模且上模和下模分別具有加熱冷卻功能,開啟上模和下模的加熱功能,在上模中倒入糊料,使糊料在壓力狀態下成型,監控糊料密度,達到密度指標時開啟冷卻功能;未達到密度指標,重復加熱加壓,至達到密度指標;所述密度指標的范圍為1.7~1.75g/cm3;然后進行冷卻壓型工藝,冷卻壓型的搗固壓力為20Mpa,成型壓力20Mpa,壓制時間為4分鐘以冷卻糊料,制成生胚;最后再對成型容器上模啟動瞬時二次加熱,以脫模。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坩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中的焙燒是將壓型生坯裝入工業環式焙燒爐中,在還原氣氛的情況下,按以下升溫曲線逐步加熱:150-350℃、溫升速度4.4℃/h、持續時間45h;350-400℃、溫升速度1.7℃/h、持續時間30h,400-500℃、溫升速度1.25℃/h、持續時間80h,500-600℃、溫升速度1.8℃/h、持續時間57h,600-700℃、溫升速度3.8℃/h、持續時間27h,700-800℃、溫升速度5.0℃/h、持續時間20h,800-1000℃、溫升速度8.0℃/h、持續時間25h,1000-1200℃、溫升速度8.3℃/h、持續時間20h,1200℃保持時間20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科工碳業有限公司,未經吉林科工碳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67261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硫侖與抗生素聯用在制備抗菌藥物中的應用
- 下一篇:加載系統及泵式緩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