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661718.1 | 申請日: | 2021-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837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5 |
| 發明(設計)人: | 韋鋒;楊鈞鴻;蘇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K7/02 | 分類號: | G01K7/02;G01K1/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周春麗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包 鋼板 混凝土 組合 構件 內部 熱電偶 固定 方法 裝置 | ||
1.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溫度場測量位置確定實驗構件外包鋼板的鉆孔位置并鉆孔;根據測量需要沿厚度方向確定熱電偶的測點位置和數量;
將熱電偶按順序排列好并綁扎為熱電偶束,在熱電偶上量出測點到鉆孔鋼板外表面的距離并在熱電偶上做標記;
將固定支架焊接于實驗構件外表面之上,用于固定熱電偶束;
首先向實驗構件內部澆筑混凝土(7)且振搗密實,并使混凝土上表面與鉆孔最低點齊平;
將熱電偶束從鉆孔伸入并止于標記處,熱電偶束未伸入部分焊接在固定支架上,在鉆孔位置滴灌膠水封堵熱電偶之間的縫隙以及熱電偶與鋼板之間的孔隙;
隨后再次澆筑混凝土(8),使混凝土(8)完全覆蓋熱電偶束;
最后從混凝土(8)上部澆筑混凝土(9)且振搗密實,完成組合構件的內部混凝土澆筑,待混凝土養護完成后將固定支架切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鉆孔中的熱電偶束的熱電偶通過序號進行排列布置,布置形狀近似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鉆孔為貫穿的圓孔,圓孔直徑根據熱電偶數量和排列方式確定且應比熱電偶束外徑大1-2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澆筑混凝土至鉆孔最低點,將熱電偶束從鉆孔伸入并止于標記處,熱電偶束未伸入部分通過鐵絲固定在水平鋼板(4)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圓孔位置滴灌膠水封堵熱電偶之間的縫隙和熱電偶與實驗構件之間的孔隙,隨后人工澆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完全覆蓋熱電偶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預先在熱電偶上量出測點位置到鉆孔的實驗構件表面的距離并做標記,在非伸入段用鐵絲將熱電偶綁緊,把熱電偶標號、以及熱電偶標號對應的測點到鉆孔的實驗構件內表面的距離記錄于表格。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熱電偶上的標記與鉆孔的實驗構件外表面齊平,根據熱電偶束的熱電偶數量在熱電偶束非伸入段設置綁扎的鐵絲數量和鐵絲之間間隔的距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水平鋼板(4)和若干鋼筋斜撐(5);所述水平鋼板(4)通過若干鋼筋斜撐(5)安裝在實驗構件表面,所述實驗構件包括外包鋼板和內部填充的混凝土的,共同組成豎向組合構件,所述豎向組合構件同時承受豎向荷載和彎矩。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鋼板(4)上表面與所述豎向組合構件上的圓孔(3)的最低點相切,一端連接于豎向組合構件外表面,另一端支撐于若干鋼筋斜撐(5)上。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外包鋼板混凝土組合構件內部熱電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筋斜撐(5)兩端分別連接于水平鋼板(4)的下表面和豎向組合構件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66171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天車的控制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低淀粉含量加州鱸魚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