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聲霧化組件及超聲霧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642024.3 | 申請日: | 202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47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唐茗;朱勇雄;歐陽光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摩爾霧化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1/00 | 分類號: | A61M11/00;A61M15/0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劉希 |
| 地址: | 518102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 霧化 組件 裝置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超聲霧化組件及超聲霧化裝置。該超聲霧化組件包括壓電驅動元件、霧化片和承載板;其中,壓電驅動元件設置有第一通孔;霧化片與壓電驅動元件層疊設置,霧化片對應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有微孔區;承載板設置于霧化片背離壓電驅動元件的一側表面;且承載板對應微孔區的位置設置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的孔徑與微孔區的直徑的比值大于等于0.75且小于等于1.5。該超聲霧化組件有效減少了因無效振動帶來的振動損耗且降低了工作噪聲及溫升,同時提高了霧化粒徑中的小粒徑占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聲霧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聲霧化組件及超聲霧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霧化吸入給藥方式因其低損害高藥效的優點,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而超聲微孔霧化給藥是發展較快的給藥方式。
目前的超聲微孔霧化組件主要是由壓電陶瓷環和微孔霧化片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環的逆壓電效應產生高頻微幅震蕩從而分化氣溶膠產生基質的表面,使之形成具有向量性的微小顆粒的氣溶膠,進而成霧狀飄散。
然而,現有超聲微孔霧化組件的無效振動損耗較大,存在工作噪聲較大,發熱較為嚴重的問題;且霧化形成的氣溶膠中小粒徑氣溶膠占比較低。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的超聲霧化組件及超聲霧化裝置,旨在解決現有超聲霧化組件無效振動損耗較大,存在工作噪聲較大,發熱嚴重;且霧化形成的氣溶膠中小粒徑氣溶膠占比較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超聲霧化組件。該超聲霧化組件包括壓電驅動元件、霧化片和承載板;其中,壓電驅動元件設置有第一通孔;霧化片與壓電驅動元件層疊設置,霧化片對應第一通孔的位置設置有微孔區;承載板設置于霧化片背離壓電驅動元件的一側表面;且承載板對應微孔區的位置設置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的孔徑與微孔區的直徑的比值大于等于0.75且小于等于1.5。
其中,微孔區的直徑與第二通孔的孔徑的比值為1。
其中,微孔區呈平面狀;或者,微孔區向超聲霧化組件的出霧方向隆起形成凸包。
其中,微孔區位于所述霧化片的中心區域。
其中,微孔區具有若干霧化通孔,霧化通孔的孔徑沿著超聲霧化組件的出霧方向逐漸減小。
其中,承載板為金屬片,金屬片的厚度在0.4-0.7毫米之間。
其中,霧化片的外徑與承載板的厚度的比值為23~40之間。
其中,霧化片具有相對設置的進液面和出霧面;承載板設置于進液面,壓電驅動元件設置于出霧面;或者,霧化片具有相對設置的進液面和出霧面;承載板設置于出霧面,壓電驅動元件設置于進液面。
其中,壓電驅動元件、霧化片以及承載板均為圓形且外徑相同;霧化片為金屬篩網;壓電驅動元件為壓電陶瓷環。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超聲霧化裝置。該超聲霧化裝置包括殼體、超聲霧化組件和電源組件;其中,殼體具有儲液腔和出液口;超聲霧化組件設置于出液口,用于在通電時對來自儲液腔的氣溶膠形成基質進行霧化;超聲霧化組件為上述所涉及的超聲霧化組件;電源組件與超聲霧化組件電連接,用于向超聲霧化組件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摩爾霧化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摩爾霧化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6420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