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極端天氣工況下海上石油平臺監測數據回傳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641801.2 | 申請日: | 2021-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638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袁征;王在峰;王京博;牛志剛;蒲思橙;王利平;張磊;姜靜;趙飛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14 | 分類號: | H04W4/14;H04L1/18;H04L1/16;H04L1/00;H04B7/185;G01W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孫楠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極端 天氣 工況 海上 石油 平臺 監測 數據 系統 方法 | ||
1.一種極端天氣工況下海上石油平臺監測數據回傳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洋石油平臺端和陸地端;
所述海洋石油平臺端,其包括數據采集單元、第一數據處理單元、第一數據發送單元、第二數據發送單元和第一數據接收單元;
所述數據采集單元,用于采集保障海洋石油平臺日常生產安全所需的水文氣象監測要素數據;
所述第一數據處理單元,用于對所述要素數據進行編碼處理后傳輸至所述第一數據發送單元和所述第二數據發送單元;
所述第一數據發送單元,利用北斗短報文向所述陸地端發送數據;
所述第二數據發送單元,利用北斗短報文向所述陸地端發送數據,為備用數據發送單元;
所述第一數據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所述陸地端發送回來的反饋碼;
所述陸地端,其包括第二數據接收單元、第二數據處理單元和第三數據發送單元;
所述第二數據接收單元,用于接收北斗短報文傳回的監測要素數據;
所述第二數據處理單元,用于解碼接收到的要素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校驗;
所述第三數據發送單元,用于向所述海洋石油平臺端發送反饋碼;
所述海洋石油平臺端還包括第一數據存儲單元和后備電池單元;
所述第一數據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所述海洋石油平臺端采集到的有效數據,校驗值歸零,是海洋石油平臺端的數據緩存區域,作為所述數據采集單元的數據回傳緩沖區;
所述后備電池單元,用于在海洋石油平臺撤臺斷電期間,為所述數據采集單元、所述第一數據處理單元、所述第一數據發送單元、所述第二數據發送單元和所述第一數據接收單元供電;
所述第一數據處理單元包括:
測量要素確定模塊,確定要測量的全部要素及要素數據的數據范圍、數據種類以及對應數據類型;
瞬時值處理模塊,對要素數據中瞬時值不具有代表意義的,需對其進行求均值處理,用平均數值代替原始的瞬時數值;
浮點型數據處理模塊,對數據類型中的浮點型數據,通過倍率處理,將原數據擴大預先設定的倍數,使其轉化為整型數據;
采樣時間數據處理模塊,將所述要素數據對應的采樣時間,按照年、月日、時分劃分為三部分,并分別以無符號整型數據格式,采用16進制編碼方式存儲,所述要素數據以字作為最小單位存儲;
整型數據處理模塊,對整型數據采用16進制編碼方式,將各個數據采用固定長度的存儲單位存儲,實現回傳數據長度的統一;
回傳模塊,對監測要素確定數據傳輸的次序,將所述采樣時間作為有效數據的組成部分回傳所述陸地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極端天氣工況下海上石油平臺監測數據回傳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陸地端還包括第二數據存儲單元;所述第二數據存儲單元用于將監測到的數據存儲在本地。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極端天氣工況下海上石油平臺監測數據回傳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數據處理單元還包括校驗模塊;
所述校驗模塊,在有效數據后增加一個字的存儲空間作為校驗位,采用和校驗的方式進行校驗,校驗碼與所述采樣時間同步回傳所述陸地端。
4.一種數據編碼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應用于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極端天氣工況下海上石油平臺監測數據回傳系統中的所述海洋石油平臺端和所述陸地端;包括:
所述海洋石油平臺端采集保障海洋石油平臺日常生產安全所需的水文氣象監測要素數據;
對要素數據進行編碼處理后由第一數據發送單元和第二數據發送單元利用北斗短報文向陸地端發送數據,并接收所述陸地端發送回來的反饋碼;所述第二數據發送單元為備用數據發送單元;
所述陸地端接收北斗短報文傳回的監測要素數據,按照既定編碼方式解碼接收到的要素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校驗,向海洋石油平臺端發送反饋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64180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