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風干消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596737.0 | 申請日: | 2021-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773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8 |
| 發明(設計)人: | 賈劉強;邱建;唐密;周昇;羅暉;楊婧;駱杰;蔣蕊;蒲文;韓巧;邱野;舒波;張瀚文;尚明遠;王妍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城鄉建設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61L2/10 | 分類號: | A61L2/10;A61L2/26;F26B15/18;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譚昌馳 |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垃圾 收集 風干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風干消殺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內風干消殺設備和外風干消殺設備,所述內風干消殺設備包括第一傳送機構、第一風干機構和內消殺光源;第一傳送機構將生物質垃圾收集桶傳送至風干作業區,第一風干機構和內消殺光源能夠對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內壁進行風干消殺作業;所述外風干消殺設備包括第二傳送機構、減速旋轉機構、第二風干機構、和外消殺光源;外風干消殺設備能夠對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外壁進行消殺風干作業。本發明能夠顯著提高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風干和殺毒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便于大規模復制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垃圾桶的處理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風干消殺裝置。
背景技術
生物質是指一切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機物質,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動物,及其排泄物、垃圾及有機廢水等源自生物體的有機物質。
生物質垃圾或廢物是人類在利用生物質的過程中生產和消費產生的廢棄物,按照來源不同可將生物質垃圾分為三大類:城市生物質垃圾、農作物廢物產生的垃圾以及禽畜糞便產生的垃圾。其中,城市生物質垃圾或廢物主要包括家庭廚余垃圾、餐廚垃圾、城市糞便以及城鎮污泥。
廚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垃圾,包括丟棄不用的菜葉、剩菜、剩飯、果皮、蛋殼、骨頭等,其主要來源為家庭廚房、餐廳、飯店、食堂及其他與食品加工有關的行業。廚余垃圾含有極高的水分與有機物,很容易腐壞,產生惡臭。經過妥善處理和加工,廚余垃圾可轉化為肥料、飼料等高有機物產品,也可產生沼氣用作燃料或發電,具有廣泛的用途。
在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中廚余垃圾的重量占比可達40%~60%,但在垃圾分類投放過程中缺乏專用采集容器,此外,針對廚余垃圾采集容器的處理研究很少。
廚余垃圾收集后通常需要進行破碎后再進行后續資源化利用,而生物質垃圾收集桶在清洗后進行二次使用之前,為了減少滋生細菌、微生物的滋生,需要對生物質垃圾收集桶進行干燥處理和消毒殺菌處理;若采用人工方式來干燥和消毒殺菌生物質垃圾收集桶,將耗時費力。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種生物質垃圾收集桶使用的風干消殺裝置,以提高風干效率和消毒殺菌效率。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一個或多個問題。例如,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風干消殺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風干消殺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內風干消殺設備和外風干消殺設備,其中,
所述內風干消殺設備包括第一傳送機構、第一風干機構和內消殺光源,其中,
第一傳送機構被配置為傳送桶口水平朝向同一側的生物質垃圾收集桶;
第一風干機構包括依次連接的內風嘴、第一風管和第一風機,其中,內風嘴位于第一傳送機構上且風口朝向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開口側,在第一傳送機構將生物質垃圾收集桶傳送至風干作業區的情況下,內風嘴在第一風機的作用下對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內壁進行風干作業;
所述內消殺光源設置在所述內風嘴的外壁上,內消殺光源發出的光線能夠進入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內部進行消毒殺菌;
所述外風干消殺設備包括第二傳送機構、減速旋轉機構、第二風干機構、和外消殺光源,其中,
第二傳送機構被配置為傳送桶口水平朝向同一側的生物質垃圾收集桶;
所述減速旋轉機構設置在第二傳送機構的上方,所述減速旋轉機構能夠使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繞自身的軸線轉動;
第二風干機構包括依次連接的外風嘴、第二風管和第二風機,其中,外風嘴的風口朝下且位于第二傳送機構之上,在第二傳送機構將生物質垃圾收集桶傳送至風干作業區的情況下,外風嘴在第二風機的作用下對生物質垃圾收集桶的外壁進行風干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城鄉建設研究院,未經四川省城鄉建設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967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機器人的耳石癥診療系統
- 下一篇:一種口腔科防霧化觀察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