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航空發動機附件傳動機匣的新型快卸環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94513.6 | 申請日: | 2021-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275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鑫楠;白兆宏;吳昊;崔永紅;胡楠;李興良;張成龍;范順昌;王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3/46 | 分類號: | B25B13/46;B25B23/16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衛媛媛 |
| 地址: | 150066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航空發動機 附件 傳動 新型 快卸環 結構 | ||
1.一種適用于航空發動機附件傳動機匣的新型快卸環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快卸盤(4)、快卸環(1)、棘爪(5),其中:
快卸盤(4)為中空的環形結構,快卸盤(4)的內壁設置有凸臺、快卸盤(4)的外徑設置有螺紋,通過沉頭螺栓固定在機匣體,快卸盤(4)表面設置有至少兩個定位銷孔,所述定位銷孔用于確定角向和同軸的;快卸環(1)為中空的環形結構,快卸環(1)的直徑大于快卸盤(4),快卸環(1)嵌套在快卸盤(4)外,快卸環(1)的內徑設置有與快卸盤(4)外徑相匹配的螺紋,快卸環(1)的外徑設置有齒圈(2),所述齒圈(2)包括多個細密短齒,快卸盤(4)與快卸環(1)相對的一側端面留有均布的工作面(3)用于提供夾緊力;在機匣上設置棘爪(5),所述棘爪(5)的內部設置彈簧機構,所述彈簧機構用于將棘爪(5)的尖端抵靠在齒圈(2)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快卸環結構,其特征在于,快卸環(1)與快卸盤(4)的螺紋為粗牙梯形螺紋,或者多旋螺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快卸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機匣上設置兩個棘爪(5),其中,設置在上緊扳手(6)的順著旋轉方向一側的棘爪為驅動棘爪,設置在上緊扳手(6)的逆著旋轉方向一側的棘爪為止動棘爪,兩個棘爪(5)的尖端抵靠在齒圈(2)上,兩個棘爪(5)的另一端設置有上緊扳手(6);所述上緊扳手(6)為剛性件、驅動棘爪上的軸為自由軸,軸中存在彈簧,由彈簧產生能扭矩使得驅動棘爪始終緊貼靠在止動棘爪上,止動棘爪的固定軸同樣為自由軸,軸中彈簧使得止動棘爪始終插入棘輪的齒槽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快卸環結構,其特征在于,當快卸環(1)內螺紋為右旋螺紋時,順時針旋轉為上緊產品,順時針板動上緊報手(6)時,驅動棘爪推動棘輪轉過一個角度,此時止動棘爪在棘輪的齒背上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快卸環結構,其特征在于,當放開上緊報手(6)時,上緊扳手(6)逆時針旋轉,止動棘爪阻止棘輪沿逆時針方向轉動,而驅動棘瓜能夠在齒背上劃過,故棘輪靜止不動,當上緊抓手作連續的往復擺動時,棘輪便作單向的間歇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快卸環結構,其特征在于,棘爪(5)與快卸盤(4)均安裝在有需要的飛機發動機附機匣殼體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快卸環結構,其特征在于,快卸環(1)均布(6)處工作面(3),工作面(3)直徑小于螺紋公稱直徑。多處工作面總弧度小于整圓的一半,與相配件的接口尺寸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快卸環結構,其特征在于,齒圈(2)的齒形為鋸齒形,按照快卻環的上緊旋向選擇鋸齒方向,使得快卸環(1)只能向一個方向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9451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火涂層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紡織面料自動去絨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