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β型四鉬酸銨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1594411.4 | 申請日: | 2021-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311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秋生;楊利群;李小斌;彭志宏;劉桂華;齊天貴;向麗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39/00 | 分類號: | C01G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李瓊芳 |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鉬酸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公開了β型四鉬酸銨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以固相鉬酸銨為原料,熱分解的過程中,加入少量的水,控制分解溫度和時間,一步直接得到具有單一晶型的β型四鉬酸銨固相。制備過程中只需要極少量的水,無廢水產生,熱分解溫度較低,制備得到的β型四鉬酸銨晶型單一。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β型四鉬酸銨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行業(yè)內制備四鉬酸銨主要采用酸沉工藝,將濃縮過濾后的鉬酸銨溶液放入酸沉槽內,酸沉前控制溶液溫度在40-45℃之間,開動攪拌并加入酸液,溶液未發(fā)渾前,加酸速度可快些,溶液發(fā)渾出現結晶后,減慢加酸速度,并檢測溶液pH值,當pH=1.5~2.5時停止加酸。當pH值保持在1.5~2.5之間不變時,立即放料過濾,并用與酸沉最終pH值相同的氯化銨或硝酸銨溶液淋洗兩次。酸沉過程中最高反應溫度不得超過60℃;酸沉過程中如溶液出現鉬藍,應加適量雙氧水將低價鉬氧化為高價鉬,使鉬藍消失。酸沉前鉬酸銨溶液pH值一般保持7~7.5,保證溶液中有少量的游離氨,使得加酸中和沉淀時,有利于四鉬酸銨的形成;酸沉試劑一般為HNO3或HCl,工業(yè)硝酸中HNO3含量為40~68%,工業(yè)鹽酸中HCl含量為30-35%。
用酸中和鉬酸銨溶液,溶液呈陰離子形態(tài)的鉬水解成多鉬酸銨沉淀,其反應式如下:
4(NH4)2MoO4+6H+→(NH4)2O·4MoO3·2H2O↓+6NH4++H2O
鉬酸銨中和結晶工藝條件主要包括pH值、無機酸種類、溫度及鉬酸銨溶液的原始濃度等。
酸沉工藝生產四鉬酸銨必須在水溶液中進行,大量水的使用不僅會造成水資源的短缺,工藝結束后廢水的回收與再利用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鹽酸中一般存在二氯化錫等還原劑,酸沉過程中會使六價鉬還原為二價鉬,出現鉬藍,需加入適量雙氧水,若雙氧水加入過量,則產品會變黃;硝酸與鹽酸也會與酸沉容器(一般為不銹鋼)反應,從而使溶液變色并腐蝕容器;大量酸性試劑的使用會產生大量的硝酸鹽或氯化鹽,反應結束后此類廢水的處理成為問題。酸沉析出的多鉬酸銨是以四鉬酸銨為主,含三鉬酸銨、仲鉬酸銨和十鉬酸銨多種成分的混合物,且四鉬酸銨也一般為α型或幾種晶型四鉬酸銨的混合物。
α型四鉬酸銨晶粒粗細不均,熱穩(wěn)定性差,以其為原料生產的鉬條合格率較低。β型四鉬酸銨是一種理想晶型,晶粒粗大均勻,熱穩(wěn)定性好,而且熱演變過程中不生成中間化合物,還原成的鉬粉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944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