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段壓裂實現油氣井均勻改造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593380.0 | 申請日: | 2021-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332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曦宇;黃義濤;李勇明;文匯博;彭瑀;江有適;趙金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67 | 分類號: | E21B43/267;E21B43/26;E21B33/13;G06F30/17;G06F113/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知創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326 | 代理人: | 房立普 |
| 地址: | 6105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段 實現 油氣 均勻 改造 方法 | ||
1.一種分段壓裂實現油氣井均勻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采用式(1)計算待壓裂油氣井每簇裂縫壓裂完成時的縫口寬度wi:
式中:wi為裂縫縫口寬度,m;E為儲層巖石楊氏模量,MPa;Q為壓裂液排量,m3/s;μ為壓裂液黏度,MPa·s;ν為巖石泊松比,無因次;h為產層厚度,m;t為壓裂時間,s;
S2:在每次單簇壓裂完畢后,需要尾追封堵顆粒來封隔裂縫;封堵顆粒由骨架顆粒和填充顆粒混合組成;所述填充顆粒為可溶解暫堵劑,填充顆粒粒徑小于骨架顆粒粒徑的1/3;分別取骨架顆粒和填充顆粒進行細篩,明確其粒徑組成;按照公式(2)計算兩種顆粒粒徑的調和平均數作為封堵顆粒的平均粒徑:
式中:a為封堵顆粒的平均粒徑,m;bn為骨架顆粒中第n種顆粒的粒徑,m;vn為骨架顆粒中第n種顆粒所占體積分數,無因次;cm為填充顆粒中第m種顆粒的粒徑,m;gm為填充顆粒中第m種顆粒所占體積分數,無因次;T為填充顆粒占封堵顆粒的體積分數,無因次;
S3:檢驗封堵顆粒平均粒徑a是否大于步驟S1計算出的縫口寬度的1/5:
若式(3)條件滿足,平均粒徑a是優化出的顆粒平均粒徑,其對應的顆粒組成即為優化的顆粒粒徑組成;若式(3)條件不滿足,則選擇更大粒徑的骨架顆粒,根據步驟S2重新計算封堵顆粒的平均粒徑,直到式(3)滿足為止;
S4:計算封堵裂縫所需的尾追封堵顆粒的砂比Co:
式中:a為封堵顆粒的平均粒徑,m;wi為裂縫縫口寬度,m;
S5:基于水力壓裂模型和步驟S3、S4優化得到的封堵顆粒組成和尾追封堵顆粒的砂比,在壓裂過程結束時尾追高濃度顆粒,模擬計算出裂縫縫口區域的砂比是否達到60%;如果未達到60%,則選擇更大粒徑的骨架顆粒,重復步驟S2~S5,直至模擬計算結果中裂縫縫口區域的砂比能夠達到60%為止;
S6:壓裂施工,壓開裂縫;
S7:注入壓裂液量達到該段設計液量的80~85%后,按照優化的尾追砂比泵注封堵顆粒封堵裂縫,確定封堵成功后進行下一簇裂縫壓裂;
S8:根據下一簇裂縫所在位置基本地質情況重復步驟S1~S7,直至完成目標井所有裂縫壓裂施工;
S9:向井筒內注入解堵劑溶解縫口的填充顆粒,恢復各裂縫與井筒的流動通道,即完成該井的單簇壓裂施工改造。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壓裂實現油氣井均勻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最開始選擇粒徑30-40目范圍內的支撐劑顆粒作為骨架顆粒。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壓裂實現油氣井均勻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中,采用的水力壓裂模型為三維水力壓裂模型:
式中:
w為裂縫寬度,m;t為時間,s;s為空間距離,m;i為壓裂液注入濾失速度,m/s;qs為攜砂壓裂液流速,m/s;qd為顆粒運移速度,m/s;C為裂縫內顆粒的砂比;c為裂縫內顆粒的歸一化體積濃度;μ為壓裂液黏度,Pa·s;a為顆粒粒徑;Δρ為壓裂液與顆粒之間的密度差,kg/m3;g為重力加速度,m/s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壓裂實現油氣井均勻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7中,封堵效果判定方法:封堵完成后,打開混砂車的旁通替擠流程,向井筒內注入替擠液,確保攜砂液攜帶砂粒全部進入裂縫,若尾追段封堵顆粒進入底層后,井筒壓力持續升高且超過地面設置的最高安全泵壓,則裂縫封堵成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933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