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光伏用高耐候透明前板封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91648.7 | 申請日: | 2021-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347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夏修旸;劉源;何炫辰;陳蕊;陳洪野;吳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5/256 | 分類號: | D06M15/256;D06M15/263;D06M15/507;D06M13/188;D06M13/127;D06M13/352;D06M13/358;D06M13/348;D06M11/46;D06M11/44;D06M11/56;D06M11/45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蘇張林 |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光伏用高耐候 透明 封裝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光伏用高耐候透明前板封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封裝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封裝材料的原料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可交聯粉末涂料30?80%和纖維編織布20?70%。所述可交聯粉末涂料的原料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樹脂30?80%、固化劑5?50%、填料0?50%和助劑0.1?20%。所述樹脂為可交聯的氟碳樹脂、丙烯酸樹脂和聚酯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可交聯的氟碳樹脂為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明所述的太陽能光伏用高耐候透明前板封裝材料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能,透明性,質量輕,可以顯著降低組件的整體重量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封裝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光伏用高耐候透明前板封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太陽能光伏組件結構依次由上層的玻璃,第一層封裝膠膜,電池片,第二層封裝膠膜,背板或玻璃組成,現有單玻組件加上安裝支架其重量在12kg/m2以上,嚴重的影響了其在一些建筑上使用?,F有的技術方案為采用透明背板,高透明含氟薄膜代替玻璃前板。采用透明背板或高透明氟膜,強度低,難以滿足組件的抗沖擊要求,其中透明背板還存在透明度偏低,耐候性差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強度低、透明度偏低,耐候性差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太陽能光伏用高耐候透明前板封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光伏用高耐候透明前板封裝材料,原料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可交聯粉末涂料30-80%和纖維編織布20-70%;所述可交聯粉末涂料均勻的涂布于所述纖維編織布的兩側;
所述可交聯粉末涂料的原料組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為:樹脂30-80%、固化劑5-50%、填料0-50%和助劑0.1-20%;
所述樹脂為可交聯的氟碳樹脂、丙烯酸樹脂和聚酯樹脂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可交聯的氟碳樹脂為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基酯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所述樹脂為耐候樹脂,所述丙烯酸樹脂為可交聯耐候丙烯酸樹脂,所述聚酯樹脂可交聯耐候聚酯樹脂。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太陽能光伏用高耐候透明前板封裝材料的厚度為0.1-3mm。進一步地,所述太陽能光伏用高耐候透明前板封裝材料的厚度為0.2-1mm。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纖維編織布為有機纖維編織布和/或無機纖維編織布。纖維表面會經過特殊樹脂或助劑進行處理,是的其與粉末涂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結成一體,保證其具有很好的透明性。
進一步地,所述有機纖維編織布為芳綸編織布、聚酯纖維編織布或聚酰胺纖維編織布。
進一步地,所述無機纖維編織布為玻璃纖維編織布。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纖維編織布的克重為50-700g/m2。進一步地,所述纖維編織布的克重為100-500g/m2。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纖維編織布的纖維材料的單絲直徑為5-20μm。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纖維編織布的組織結構為平紋、斜紋﹑緞紋、羅紋或席紋。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化劑為封閉型異氰酸酯、鄰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羧基聚酯、氫化環氧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填料為高透性透明填料,所述填料為有機顏料和無機透明顏料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賽伍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916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