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流道循環出水低溫等離子體多功能手術刀頭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72375.1 | 申請日: | 2021-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919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錫聯;楊中岳;胡碧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外科醫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8/04 | 分類號: | A61B18/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吳佳潔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經***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流道 循環 出水 低溫 等離子體 多功能 手術 刀頭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流道循環出水低溫等離子體多功能手術刀頭,包括有手柄、鋼管、吸引管、瓷頭、切割止血電極、電纜、吸引軟管和注水軟管;所述手柄內設置有安裝腔;所述鋼管一端設置于安裝腔內;所述鋼管另一端與瓷頭固定;所述瓷頭外壁和鋼管內壁之間預留有若干出水間隙;所述瓷頭周面上設置有一圈循環水槽;所述循環水槽和出水間隙相通。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能實現較低溫度下對組織進行切割、消融等手術,同時,降低對正常組織熱損傷及神經破壞,提高刀頭切割速度,縮短手術時間,減小手術的傷害和術后的疼痛感,使得病人術后恢復快。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多流道循環出水低溫等離子體多功能手術刀頭。
背景技術
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對外科手術的過程和療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創、介入、腔鏡已是本世紀醫療戰線的又一新的革命,也是醫療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微創化、腔內化、遠程化、電視化、多元化已滲透到外科臨床醫學領域中,并已占主導的地位。以前采用的電刀在手術切割過程中存在切割溫度過高、術后并發癥較多等缺陷,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現有等離子體手術刀頭完美解決了這些缺陷。這種新型汽化切割技術在腔內微創治療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現有等離子體刀頭在手術切割過程中存在出水和電磁回路不均勻順暢導致切割溫度過高、切割效率低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術后并發癥較多等缺陷。而導致出水和電磁回路問題的原因在于,現有的等離子刀頭一般為瓷頭,且瓷頭上開設有出水槽用于出水,但是出水時僅僅通過獨立間隔設置的出水槽,導致溫度不能夠均勻降低且影響電磁回路。另外,現有的瓷頭端部開設和吸引軟管連通的吸引通道,如圖3所示,吸引通道由一大一小的兩個圓柱形的通道拼接而成,這樣結構的吸引通道開口面積小,且容易堵塞,這也成為手術刀頭容易引起并發癥的原因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多流道循環出水低溫等離子體多功能手術刀頭。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多流道循環出水低溫等離子體多功能手術刀頭,包括有手柄、鋼管、吸引管、瓷頭、切割止血電極、電纜、吸引軟管和注水軟管;所述手柄內設置有安裝腔;所述鋼管一端設置于安裝腔內;所述鋼管另一端與瓷頭固定;所述瓷頭外壁和鋼管內壁之間預留有若干出水間隙;所述瓷頭周面上設置有一圈循環水槽;所述循環水槽和出水間隙相通;
進一步的,所述注水軟管伸入安裝腔內后與鋼管連通;
進一步的,若干的所述出水間隙在鋼管徑向上間隔分布;
進一步的,所述循環水槽的深度為0.4-0.6mm;所述循環水道的寬度不小于0.6mm;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間隙的長度不小于0.3mm;所述出水間隙的寬度為1-1.5mm;
進一步的,所述吸引管設置在鋼管內;所述瓷頭內設置有吸引通道;所述吸引管一端與吸引通道連通;所述吸引管另一端伸入安裝腔內與吸引軟管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吸引通道位于瓷頭一端的端面為橢圓形;
進一步的,所述吸引通道的剖面為梯形;
進一步的,所述切割止血電極一端與瓷頭端面固定;所述切割止血電極另一端與電極絲連接;所述電極絲通過鋼管伸入到安裝腔內與電纜連接;所述電極絲上包裹有絕緣層;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鋼管周面上還套設有絕緣管;所述絕緣管延伸至所述安裝腔內。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的能實現較低溫度下對組織進行切割、消融等手術,同時,降低對正常組織熱損傷及神經破壞,提高刀頭切割速度,縮短手術時間,減小手術的傷害和術后的疼痛感,使得病人術后恢復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外科醫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外科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7237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