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干混砂漿成品倉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裝置和控制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67251.4 | 申請日: | 2021-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93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齊好龍;王子吉力;黃俊豪;程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中聯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00 | 分類號: | B28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余婕 |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長沙市高新開發區東方***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砂漿 成品 及其 控制 方法 裝置 控制器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干混砂漿成品倉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裝置和控制器,用于干混砂漿成品倉的控制方法包括:獲取干混砂漿成品倉的卸料螺旋的流量換算值和干混砂漿成品倉的目標卸料質量;根據流量換算值和目標卸料質量確定第一預測卸料總時長;獲取干混砂漿成品倉的半徑、干混砂漿成品倉的物料堆積密度;獲取干混砂漿成品倉在當前標定卸料時長內的起始料位及最終料位;根據半徑、物料堆積密度、起始料位及最終料位和目標卸料質量確定第二預測卸料總時長;根據第一預測卸料總時長和第二預測卸料總時長控制卸料總時長。本發明實施例可以節約地磅系統購買及土建施工費用,可一鍵操作自動進行目標卸料質量的精準卸料啟/停控制,節約占地及設備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干混砂漿成品倉控制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干混砂漿成品倉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裝置和控制器。
背景技術
在干混砂漿站中,通過混合機攪拌好的成品砂漿儲存在成品倉中。在需要出貨時,成品砂漿從成品倉通過成品卸料螺旋經散裝機裝載于運輸車上。由于運輸車超載容易導致車輛制動系統失靈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目前多采用在成品倉下設置地磅稱重來避免車輛超載。在成品倉卸料口下方安裝地磅,運輸車駛入下方地磅后,在滿足運輸車不超載情況下確定裝載量,通過根據地磅稱重儀表實時觀察運輸車重量,當地磅值達到裝載值時,通過人工或者地磅稱重系統與干混控制系統對接來停止成品倉卸料螺旋卸料。因此目前的成品倉卸料控制方法存在地磅費用高,土建施工量大,施工困難,地磅系統與干混控制系統對接復雜,地磅安裝維修與保養費用高的問題,因此一種安全、高效、經濟的成品倉卸料控制方法勢在必行。因此,急需提出一種技術方案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干混砂漿成品倉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裝置和控制器,解決目前的成品倉卸料控制方法存在耗費大,施工維護困難,需要做土建施工,以及與控制系統對接復雜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干混砂漿成品倉的控制方法,包括:獲取干混砂漿成品倉的卸料螺旋的流量換算值和干混砂漿成品倉的目標卸料質量;根據流量換算值和目標卸料質量確定第一預測卸料總時長;獲取干混砂漿成品倉的半徑、干混砂漿成品倉的物料堆積密度;獲取干混砂漿成品倉在當前標定卸料時長內的起始料位及最終料位;根據半徑、物料堆積密度、起始料位及最終料位和目標卸料質量確定第二預測卸料總時長;以及根據第一預測卸料總時長和第二預測卸料總時長控制干混砂漿成品倉的卸料總時長。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獲取干混砂漿成品倉的卸料螺旋的流量換算值包括:獲取干混砂漿成品倉的物料堆積密度以及干混砂漿成品倉的物料填充系數;以及根據物料堆積密度以及物料填充系數確定流量換算值;其中,流量換算值被定義為:Q1=47D2ntρΨC;其中,Q1為流量換算值,D為卸料螺旋的葉片直徑,n為卸料螺旋的軸轉速,t為卸料螺旋的葉片螺距,ρ為物料堆積密度,Ψ為物料填充系數,C為卸料螺旋的傾斜修正系數。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預測卸料總時長被定義為:T1=M/Q1;其中,T1為第一預測卸料總時長,M為目標卸料質量,Q1為流量換算值。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根據半徑、物料堆積密度、起始料位及最終料位和目標卸料質量確定第二預測卸料總時長包括:根據半徑、起始料位及最終料位確定干混砂漿成品倉在當前標定卸料時長內的卸料體積;根據卸料體積和物料堆積密度確定卸料螺旋在當前標定卸料時長內的實際流量;以及根據實際流量和目標卸料質量確定第二預測卸料總時長。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二預測卸料總時長被定義為:T2=M/Q2;其中,T2為第二預測卸料總時長,M為目標卸料質量,Q2為實際流量;其中,Q2=ρV/T0,ρ為物料堆積密度,V為卸料體積,T0為標定卸料時長;其中,V為卸料體積,f(x)為半徑,x為干混砂漿成品倉的料位,a為起始料位,b為最終料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中聯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中聯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672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