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換熱器、系統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566277.7 | 申請日: | 2021-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088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伍培;李夢可;彭宣偉;楊嘉;靳可;胡豪杰;王佳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科技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4F7/003 | 分類號: | F24F7/003;F24F7/08;F24F8/108;F24F13/30;F24F11/64;F24F11/74;F24F11/4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廣諾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祝晶 |
| 地址: | 401331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風 空氣 凈化器 換熱器 系統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換熱器、系統及控制方法,涉及空氣凈化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控制器,新風管道設有位于第一過濾器輸出側的第一流量傳感器;新風管道的出口端與排氣管道之間設有補償管道;補償管道沿輸出方向依次設有流量調節閥、第二過濾器和第二流量傳感器;第一流量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流量調節閥的第一輸入端連接,用于實現新風流量補償;第二流量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與流量調節閥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用于實現流量補償修正。本發明既能夠降低新風引入的能耗,又能夠有效提升新風引入的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凈化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換熱器、系統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空調此類對室內溫度、濕度以及潔凈度進行調節的設備已逐漸普及到每個家庭。而人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內環境下活動,所以室內環境對人們健康的影響遠比室外要大得多,而人們在室內環境下長時間活動以及其他因素影響,會導致室內空氣質量下降,一是可以采用室內循環凈化技術對室內空氣進行凈化,二是引入新風將室內空氣進行置換。
目前,一般通過新風管道將室外的新風經過過濾后引入室內,同時通過排氣管道將室內的空氣排出,而引入的新風需要經過溫度、濕度等多個環境進行處理,以此滿足當前室內環境條件,在此過程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風引入效率;此外,隨著對引入的新風不斷過濾處理,過濾器因附著的灰塵會增大風阻,從而使得過濾后的輸出流量達不到預設的輸出流量,嚴重降低了新風引入的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研究設計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陷的新風空氣凈化技術是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換熱器、系統及控制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包括新風管道和排氣管道,新風管道設有第一過濾器,還包括控制器,新風管道設有位于第一過濾器輸出側的第一流量傳感器;
所述新風管道的出口端與排氣管道之間設有補償管道;
所述補償管道沿輸出方向依次設有流量調節閥、第二過濾器和第二流量傳感器;
第一流量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控制器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與流量調節閥的第一輸入端連接,用于實現新風流量補償;
第二流量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控制器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與流量調節閥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用于實現流量補償修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過濾器與第二過濾器為相同過濾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換熱器,包括換熱殼體,其特征是,所述換熱殼體設有至少一個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新風管道和排氣管道均穿設于換熱殼體內,補償管道設置在換熱殼體外。
進一步的,所述新風管道和排氣管道位于換熱殼體內的部分呈雙螺旋結構。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新風空氣凈化系統,包括至少一個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新風空氣凈化系統,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個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方法,該方法應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第一流量傳感器采集新風管道中經過過濾的實際輸出流量;
S2:當實際輸出流量低于預設輸出流量時,根據實際輸出流量與預設輸出流量的差值計算得到補償流量,并依據補償流量生成補償控制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科技學院,未經重慶科技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6627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