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動力模塊化膜傳氧食物鏈水體凈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65147.1 | 申請日: | 2021-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128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瑞霖;蔡然;魏愛書;張洪良;劉芮杉;張功良;苗瑞鵬;張闖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水星環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0;C02F3/10;C02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鄭立明;付久春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動力 模塊化 膜傳氧 食物鏈 水體 凈化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動力模塊化膜傳氧食物鏈水體凈化裝置,包括:氣候室的頂端開口上設置所述太陽能光伏板;所述氣候室的底端開口內固定設置所述組合框架;所述植物固定框架設置在所述組合框架的植物安裝位上;所述蓄電池和空氣壓縮機分別設置在所述植物固定框架周圍的所述組合框架內;所述蓄電池的供電端子,分別與所述太陽能光伏板和空氣壓縮機電氣連接;所述傳氧膜組件設置在所述組合框架的底部,伸出至所述氣候室下方。該裝置無需外部能源和動力,集成了膜傳氧和植物系統,具有增氧效率高,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好,與環境協調性好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水污染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動力模塊化膜傳氧食物鏈水體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選用單一的方法治理難以恢復河流生態系統,需要綜合應用多種方法同時治理。
目前生物-生態修復方法應用較為廣泛,如:人工生態浮島、人工水下森林,利用構造合適的生態系統,增加生物多樣性,修復水體生態系統平衡,提高自凈能力,從而標本兼治。
但目前這些方法還不成熟,在恢復黑臭水體的自凈能力、長效保持水質穩定時,并未重視水體中微生物含量極低而總氮高的特點。
目前有的項目中,通過水體曝氣增氧技術,目的是提升微生物數量,但水體曝氣增氧技術面臨能耗高運行成本高的問題,導致充氧效果不足,也使得水體中微生物數量不足,污染物降解速度慢;同時充氧設備中的鼓風機和供氣管路與水體周圍自然環境不協調,對整體景觀效果造成影響。而且現有曝氣技術往往會導致河道底泥中氣體釋放,致使水體周圍臭味超標,同時鼓風機噪聲嚴重,導致周邊居民投訴嚴重。
并且,現有的人工生態浮島技術單體面積小,大多數是在小面積的河湖中使用,難以對較大的河湖進行生態修復,小型的生態浮島管理維護只能在船上進行,操作難度高,工作量大。常用的生態浮島植物季節影響較大,不能連續凈化水體。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無動力模塊化膜傳氧食物鏈水體凈化裝置,能方便用于黑臭水體的修復與凈化,無需外部能源,處理效果好,噪音小,適用范圍廣,進而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無動力模塊化膜傳氧食物鏈水體凈化裝置,氣候室、太陽能光伏板、組合框架、蓄電池、空氣壓縮機和傳氧膜組件;其中,
所述氣候室的頂端開口上設置所述太陽能光伏板;
所述氣候室的底端開口內固定設置所述組合框架;
所述植物固定框架設置在所述組合框架的植物安裝位上;
所述蓄電池和空氣壓縮機分別設置在所述植物固定框架周圍的所述組合框架內;
所述蓄電池的供電端子,分別與所述太陽能光伏板和空氣壓縮機電氣連接;
所述傳氧膜組件設置在所述組合框架的底部,伸出至所述氣候室下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無動力模塊化膜傳氧食物鏈水體凈化裝置,其有益效果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水星環境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水星環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6514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