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燈照明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560998.7 | 申請日: | 2021-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449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光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S41/16 | 分類號: | F21S41/16;F21S41/19;F21S41/25;F21S41/176;F21S41/30;F21W102/13 |
| 代理公司: | 廣州潤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偉斌 |
| 地址: | 510660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隧達街11***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燈 照明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燈照明系統,包括:散熱基體,設置于散熱基體上的近光部件、遠光部件、遠光加強部件、切光部件和出光透鏡;遠光加強部件包括激光器,用于轉換激光器的光線波長的波長轉換裝置,以及設于激光器與波長轉換裝置之間的雙凸透鏡;所述遠光部件包括第一遠光部件和第二遠光部件;近光部件、第一遠光部件、第二遠光部件在與散熱基體水平面垂直的方向上錯位;切光部件位于出光透鏡的焦平面。本發明可以在提高散熱效果的同時提高車燈照明系統的亮度。另外,本發明不僅成本低、尺寸小,且降低了裝配難度,保障了裝配精度,并且使遠光加強部件結構緊湊,不需要占用近光部件或遠光部件的空間,從而不影響整燈出光的光型效果,光形效果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車燈照明系統。
背景技術
半導體激光光源具有響應速度快,亮度衰減低,體積小,能耗低,壽命長等特點,且亮度遠高于LED光源,是近年來的新興光源,正逐步開始應用于車輛照明領域。市場上現有的大多數激光模組長度基本都是20mm以上,需要設置較多鏡片對激光器發出的激光進行收攏、準直、聚焦等,不僅激光模組的系統尺寸長,且成本較高。此外,由于鏡片數量較多,對鏡片的安裝位置的精度要求也較高,若鏡片安裝位置不精確,對激光的照明效果會有較大影響。另外,由于激光光源成本較高,通常不適宜長時間使用,否則損耗較大,因此激光光源更適宜于作為特殊環境條件下使用的輔助補強光源。現有的遠近光一體的車燈是近光和遠光均采用LED光源居多且其近光LED光源與遠光LED光源大多設于同一個散熱基體的兩側,由于受限于遠近光光形的要求,兩LED光源在散熱基體兩側的位置非常靠近,遠近光LED光源產生的熱量都基本集中在散熱基體的一個位置,LED光源的散熱效果不好,導致光源功率的使用功率受到較大的限制。而要增加補強光源則須在保證常規遠近光照明的情況下,進一步壓縮遠光LED的遠光光線或近光LED的近光光線入射至出光透鏡的光束角及透光區域,從而預留更多的透光區域來實現補強光源的功能。但是,壓縮遠光LED或近光LED的透光區域又會導致近光或遠光的照度下降,影響車燈的常規的照明效果。另外,由于有的遠光補強光源激光模組尺寸較大,有部分燈具需要通過切除一部分反光杯結構,才能將整個遠光組件裝載進入整燈中,這不僅會影響產品的美觀,更會犧牲近光光線的照度甚至出光的光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種缺陷(不足),提供一種車燈照明系統,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遠近光一體透鏡大燈散熱效果差,光源功率的使用功率受到較大的限制,且無法兼顧近光、遠光、補強遠光的高亮照明效果的問題,且補強遠光的光斑聚焦程度更好,瞬間轉換效率高,亮度高。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車燈照明系統,包括:散熱基體,設置于散熱基體上的近光部件、遠光部件、遠光加強部件、切光部件和出光透鏡;
所述遠光加強部件包括激光器,用于轉換激光器的光線波長的波長轉換裝置,以及設于所述激光器與波長轉換裝置之間的雙凸透鏡;所述雙凸透鏡位于激光器與出光透鏡之間;
所述遠光部件包括第一遠光部件和第二遠光部件;所述近光部件、第一遠光部件、第二遠光部件在與散熱基體水平面垂直的方向上錯位;
所述近光部件、遠光部件及遠光加強部件的光線均通過出光透鏡出射;
所述切光部件位于出光透鏡的焦平面;
所述雙凸透鏡的中心厚度為T,焦距為f,且滿足0.5≤f/T≤1.4。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近光部件包括近光反光杯和位于近光反光杯的焦點位置的近光發光體;所述第一遠光部件包括第一遠光反光杯和位于第一遠光反光杯的其中一個焦點位置的第一遠光發光體,所述第二遠光部件包括第二遠光反光杯和位于第二遠光反光杯的其中一個焦點位置的第二遠光發光體,所述第一遠光反光杯、第二遠光反光杯的另一個焦點與出光透鏡的焦點重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近光部件和遠光部件分別位于散熱基體的兩相對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光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光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6099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