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設備共享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549009.4 | 申請日: | 2021-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390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4 |
| 發明(設計)人: | 田新雪;肖征榮;李朝霞;馬書惠;楊子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0 | 分類號: | G06F21/60;G06F21/64;G06Q10/02;G06Q10/083;G16H4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楊澤;臧建明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設備 共享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一種設備共享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區塊鏈的血庫節點廣播放療詢問信息;用戶節點在接收到廣播放療詢問信息后,廣播放療設備委托信息;血庫節點在接收到放療設備委托信息后,廣播共享設備需求信息;共享設備節點判斷當前共享設備節點是否符合共享設備需求信息,若符合,則廣播當前共享設備節點信息;用戶節點在接收到多個共享設備節點發送的當前共享設備節點信息后,在多個共享設備節點中確定目標設備節點,根據當前血庫節點信息和目標設備節點對應的的當前共享設備節點信息生成智能合約,并廣播智能合約;血庫節點和目標設備節點分別簽訂智能合約,并廣播簽訂后的智能合約。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區塊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設備共享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人體血小板或新鮮血液中都混有淋巴細胞,當這種異體的含有大量免疫活性淋巴細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輸入到免疫低下患者體內時,可以引起“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發生,程度嚴重的可導致患者死亡。而采用放射線對血紅蛋白和血小板等血液制品進行放療輻照,可有效滅活血液中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細胞,提高輸血安全。
目前,患者取得放療輻照后的血液制品的方式主要為:患者根據血常規化驗單去醫院的急診或者血液科門診掛號,等待醫生叫號后,根據醫生開具的預約單,去護士站采血樣,再將血樣送至該醫院的血庫進行輻照后的血液制品的預約。
然而,現有技術中的方法,取得輻照的血紅蛋白和血小板等血液制品的時間長、效率低,用戶輸血的風險高。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設備共享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以解決現有技術取得輻照的血紅蛋白和血小板等血液制品的時間長、效率低,用戶輸血的風險高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設備共享方法,包括:
區塊鏈的血庫節點廣播放療詢問信息,其中,所述放療詢問信息是根據用戶輸入的血液制品預約信息生成的;
區塊鏈的用戶節點在接收到所述廣播放療詢問信息后,若確定用戶在所述血庫節點進行放療設備委托操作,則廣播放療設備委托信息;
所述血庫節點在接收到所述放療設備委托信息后,廣播共享設備需求信息,其中,所述共享設備需求信息包括當前血庫節點信息和放療需求信息;
區塊鏈的共享設備節點在接收到所述共享設備需求信息后,判斷當前共享設備節點是否符合所述共享設備需求信息,若符合,則廣播當前共享設備節點信息;
區塊鏈的用戶節點在接收到多個共享設備節點發送的當前共享設備節點信息后,根據多個所述當前共享設備節點信息,在多個共享設備節點中確定目標設備節點,根據所述當前血庫節點信息和所述目標設備節點對應的的當前共享設備節點信息生成智能合約,并廣播所述智能合約;
所述血庫節點和所述目標設備節點分別簽訂所述智能合約,并廣播簽訂后的智能合約,其中所述智能合約用于指示所述目標設備節點對從所述血庫節點獲取到的血液制品進行放療輻照,以提供用戶取得輻照的血液制品。
這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設備共享共享方法,應用于用戶取得放療輻照后的血液制品,在用戶預約輻照的血液制品時,區塊鏈中的血庫節點詢問區塊鏈的用戶節點是否需要協調放療中心去輻照血液制品,在用戶節點確定需要協調放療中心去輻照血液制品時,廣播共享設備需求信息,以使區塊鏈的共享設備節點響應是否可以實現放療中心的設備共享,用戶節點可以通過多個共享共享設備節點的響應選擇協調去輻照血液制品的放療中心(目標設備節點),通過區塊鏈,實現了不同醫院之間的閑置的輻照放療設備來給非輻照的血液制品進行輻照,無需用戶在醫院通過長時間的預約來等待輻照血液制品,也無需用戶四處奔波、自行尋找可以提供輻照放療的醫院,有效減少了取得輻照的血紅蛋白和血小板等血液制品的時間,提高了用戶取得輻照的血液制品的效率,無需用戶長時間地等待輻照的血液制品,提高了用戶輸血的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4900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