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樓的智慧管理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46815.6 | 申請日: | 202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205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智豪;曾維琨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智豪;曾維琨 |
| 主分類號: | G16H40/20 | 分類號: | G16H40/20;G16H50/8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卓越超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楊春寶 |
| 地址: | 51008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呼吸道 傳染病 智慧 管理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樓的智慧管理平臺,包括全方位負壓區域智慧控制系統、可視化運維管理系統以及負壓區域智能預警系統。本發明提供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樓的負壓區域控制、設備狀態監控、設備可視化定位、故障報警以及提前預警的總體構思,通過全方位負壓區域智慧控制系統控制末端設備,經由可視化運維管理系統實時定位目標末端設備和故障設備,且負壓區域智能預警系統比對設備狀態進行多級預警,實現呼吸道傳染病樓的氣壓穩定、實時展示系統狀態、快速定位設備以及智能預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慧醫療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樓的智慧管理平臺。
背景技術
研究國內的現有的呼吸道傳染樓,現有的負壓區域的管理系統存在以下共同的問題:負壓區域管理系統在進行備用風機與主用風機切換的過程中,負壓區域內的氣壓梯度無法保證,無法確保全時段無間隙的負壓梯度;2、負壓區域管理系統無法根據實際病房使用數目、負壓區域內氣壓變化等情況,自主調整相應區域的風機功率,能源浪費率高;3、負壓區域管理系統缺少對樓層負壓區域的可視化運維展示,醫務人員只能通過巡視各負壓區域內的固定儀表判斷負壓系統是否正常工作,非技術性巡查工作量大;4、負壓區域管理系統無法對可能發生的故障進行提前預警;5、各負壓區域管理系統的末端聯動設備以及系統架構不一致,當醫療資源緊張時,無法實現各負壓區域管理系統的信息交互。雖然現有的負壓區域管理系統的末端聯動設備和設備間的控制邏輯能應對常規呼吸道傳染病毒,但是當面對具有更高變異性、更高傳染性的呼吸道傳染病毒,如新型冠狀病毒時負壓區域管理系統缺少設備條件和控制邏輯,不能實現全時段無間隙的負壓梯度控制,存在病毒泄漏的重大安全隱患。同時,各個呼吸道傳染病樓的負壓區域管理系統相對獨立,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嚴重影響緊張時期對醫療資源的分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樓的智慧管理平臺,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樓的智慧管理平臺,包括全方位負壓區域智慧控制系統、可視化運維管理系統以及負壓區域智能預警系統,其特征是:
所述全方位負壓區域智慧控制系統,包含層間排風控制以及層間新風控制,對負壓區域各末端設備的智能控制,保證全時段無間隙負壓區域的氣壓梯度,并與可視化運維管理系統直接相連,接收來自可視化運維管理系統的管理信號;
所述可視化運維管理系統,包含設備狀態監控、可視化定位以及故障報警,監控各末端設備運行狀態,依據需求實時可視化展示設備狀態和定位目標設備、自動定位設備故障位置,對接全方位負壓區域智慧控制系統和負壓區域智能預警系統,接收預警信息、負壓區域工作狀態信息,并針對接收信息傳遞相應的管理信號至子系統;
所述負壓區域智能預警系統,包含I級預警、II級預警、III級預警和IV級預警,負壓區域智能預警系統與可視化運維管理系統直接相連,實時比對負壓區域的運行狀態與預設檢修條件,智能分析預警等級并經由可視化運維管理系統發送至相應設備。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I級控制設備由I級控制設備處理器、數據輸入和數據輸出模塊、本地數據存儲模塊、云端數據傳輸模塊、手動控制鍵盤、報警器和全局區域信息顯示屏組成,與若干個II級控制設備直接相連,接收II級控制設備的實時工作數據,為實現基于BIM的三維可視化設備定位、智能預警、故障報警提供硬件基礎。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II級控制設備由II級控制設備處理器、數據輸入和數據輸出模塊、本地數據存儲模塊、云端數據傳輸模塊、手動控制鍵盤、報警器和局部區域信息顯示屏組成,與一個I級控制設備、若干個III級控制設備直接相連,接收III級控制設備的實時工作數據向上級控制器傳遞當前工作狀態,為實現基于BIM的三維可視化設備定位、智能預警、故障報警提供硬件基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智豪;曾維琨,未經陳智豪;曾維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468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減少球墨鑄管表面缺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檢測螺旋活套套量裝置的套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