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MD5、RC4加密和zmq通訊的網關授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43176.8 | 申請日: | 202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430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兌志魁;田耕;鄭自菲;焦點;王志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9/40;H04L12/66;H04L41/0803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張春;李想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md5 rc4 加密 zmq 通訊 網關 授權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MD5、RC4加密和zmq通訊的網關授權方法,網關協議配置系統與網關設備之間建立zmq鏈路;網關協議配置系統根據MD5加密算法將用戶信息和硬件信息生成第一設備密鑰DeviceKey,網關設備根據MD5加密算法將用戶信息和硬件信息生成第二設備密鑰DeviceKey;網關協議配置系統將第一設備密鑰DeviceKey與第二設備密鑰DeviceKey進行校驗,若校驗通過,則網關協議配置系統通過RC4和MD5將網關配置信息加密后下發至網關設備中;網關設備解密網關配置信息并進行整體校驗,若驗證通過,則根據配置信息進行網關的配置,若不通過,則進行安全日志記錄并進行異常上報,提升了整體工業網關系統設備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網關加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MD5、RC4加密和zmq通訊的網關授權方法。
背景技術
網絡安全一直是工業網關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術難題,互聯網時代,網絡為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工業現場也逐步實現了智慧化、網絡化,相對于其它行業來講,工業現場所使用的工業網關對網絡安全的要求更高。
對于工業現場來講,一旦現場確定,對于網絡配置和用戶密碼權限以及網關應用程序便應該固定,保障網關應用的整個工業現場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目前,現有的網絡加密方法有很多,比較常用的有MD5,RSA,DES,AES等,現有的加密算法基本都是綁定單一的設備網卡、CPU序列號或硬盤ID等單一信息來實現加密;
原有的工業網關加密算法普遍采用單一的設備網卡MAC信息、CPU序列號或硬盤ID單一硬件信息來實現加密,而對于設備本身,采用用戶名和密碼的方式實現管理,這樣就存在更換秘鑰容易,不能方便進行用戶管理,單一認證風險性高的問題。
對于配置文件生成系統和網關的交互,傳統使用的整體文件生成發送的方式存在著交互信息量大,一旦配后續配置更改需要更改整體協議配置程序的問題,網絡數據傳輸量較大。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MD5、RC4加密和zmq通訊的網關授權方法。
具體方案如下:
基于MD5、RC4加密和zmq通訊的網關授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網關協議配置系統與網關設備之間建立zmq鏈路,所述zmq鏈路與protobuf協議結合;
步驟S2):網關協議配置系統配置網關的用戶信息,并將所述用戶信息下發至網關設備;網關設備獲取自身的硬件信息,并將所述硬件信息上傳至網關協議配置系統;
步驟S3):網關協議配置系統根據MD5加密算法將用戶信息和硬件信息生成第一設備密鑰DeviceKey,網關設備根據MD5加密算法將用戶信息和硬件信息生成第二設備密鑰DeviceKey;
步驟S4):網關協議配置系統將第一設備密鑰DeviceKey與第二設備密鑰DeviceKey進行校驗,校驗不通過,則進行安全日志記錄并上報異常,若校驗通過,則轉入步驟S5);
步驟S5):網關協議配置系統通過RC4和MD5將網關配置信息加密后下發至網關設備中;
步驟S6):網關設備解密網關配置信息并進行整體校驗,若驗證通過,則根據配置信息進行網關的配置,若不通過,則進行安全日志記錄并進行異常上報。
所述網關協議配置系統為上位機,所述上位機通過zmq鏈路與protobuf協議進行加密傳輸。
步驟S2)中,所述用戶信息包括用戶名和密碼,所述硬件信息包括網卡MAC地址、CPU序列號和硬盤ID。
步驟S3)中生成第一設備密鑰DeviceKey和第二設備密鑰DevcieKey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P1):網關設備和網關協議配置系統分別將網卡MAC地址、CPU序列號和硬盤ID通過MD5加密算法生硬件密鑰Addrkey;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未經鄭州軌道交通信息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4317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