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翼面結構用蜂窩吸波材料的設計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39408.2 | 申請日: | 2021-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282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龐超;張國瑞;李健驍;曾心;高鵬升;謝海巖;張宏亮;陳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佳馳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3/12 | 分類號: | B32B3/12;B32B27/36;B32B27/06;B32B38/08;B32B38/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啟函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構 蜂窩 材料 設計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翼面結構用蜂窩吸波材料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考慮吸波蜂窩與機翼表面蒙皮之間的阻抗匹配特性;
步驟S2、考慮主要電磁波的入射方向;
步驟S3、設計漸變梯度垂直于蜂窩孔格方向的多層漸變結構,計算漸變層數及每層蜂窩所需要浸漬的吸收劑含量;
步驟S4、使用吸波漿料,按設計要求分層浸漬整體白蜂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結構用蜂窩吸波材料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窩吸波材料的蜂窩為L向或W向漸變設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結構用蜂窩吸波材料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翼表面蒙皮的厚度為1~3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結構用蜂窩吸波材料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翼表面蒙皮的材料為高效透波蒙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結構用蜂窩吸波材料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翼表面蒙皮根據吸波蜂窩可加載的寬度去設計多層漸變結構層數及每層的厚度和浸漬重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結構用蜂窩吸波材料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漿料中,所述吸收劑為選自炭系吸收劑;膠粘劑為酚醛樹脂、聚氨酯樹脂、環氧樹脂、聚酰亞胺樹脂中的至少一種;溶劑為工業水或乙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結構用蜂窩吸波材料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漸變結構的結構層數≥2層,根據阻抗匹配設計不同的結構層數、層厚度和每層浸漬的重量。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翼面結構用蜂窩吸波材料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1:通過翼面結構的結構強度需要去選擇高效透波蒙皮的材質和厚度;
步驟S12:通過翼面結構去設計吸波蜂窩可的加載寬度及吸波蜂窩的漸變方向;
步驟S13:通過選定的蒙皮材質和厚度及吸波蜂窩的加載寬度設計吸波蜂窩的結構層數、層厚度和每層浸漬的重量。
9.一種蜂窩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漬吸波漿料的方式是先整體浸漬,當第一白蜂窩區(1)滿足浸漬重量后,第一白蜂窩區(1)完成浸漬要求;總高度減去第一白蜂窩區(1)的高度即為第二次的浸漬高度;當第二白蜂窩區(2)滿足浸漬重量后,第二白蜂窩區(2)完成浸漬要求;總高度減去第一白蜂窩區(1)和第二白蜂窩區(2)的高度即為第三次的浸漬高度;以此類推直至浸漬到最后一塊區域滿足最后的浸漬要求。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蜂窩吸波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蜂窩浸漬吸波漿料后,需要在烘箱中進行干燥,烘箱設置溫度90-120℃,保溫1-3小時;整體所有區域浸漬完成后,需要在烘箱中進行固化,烘箱設置溫度160-180℃,保溫3-6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佳馳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成都佳馳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3940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壓片成型的雙向壓緊機構
- 下一篇:一種智能腹部定位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