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馬氏體耐熱不銹鋼異型鍛件鍛造及熱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522662.1 | 申請日: | 2021-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820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煌;杜巧林;劉鵬;李文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新承航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18 | 分類號: | C21D1/18;C21D1/26;C21D6/00;C21D8/00;C21D9/00;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4;C22C38/46;C22C38/48;C22C38/54;C22C38/60;B21J5/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智慧之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高彬 |
| 地址: | 402284***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馬氏體 耐熱 不銹鋼 異型 鍛件 鍛造 熱處理 方法 | ||
1.一種馬氏體耐熱不銹鋼異型鍛件鍛造及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原材料于天然氣爐中加熱后進行鍛造,
第一火次:將坯料墩粗,鍛造后保溫溫度為1190℃2.5小時;
第二火次:將坯料用沖頭沖孔,鍛造后保溫溫度為1190℃2小時;
第三火次:將坯料用馬棒進行馬架擴孔,鍛造后保溫溫度為1190℃1.5小時;
第四火次:將坯料用芯棒拔長,鍛造后保溫溫度為1120℃1.5小時;
第五火次:將坯料放入模具內墩粗,用專用沖頭進行整形至產品工藝尺寸,產品鍛造完畢;
鍛造后對產品進行熱處理;所述熱處理過程包括淬火和回火過程,在淬火與回火之前需要先進行退火工序,所述退火工序的過程為將鍛造后的耐熱不銹鋼異型鍛件在300℃以下入爐加熱,到650~750℃保溫1.5~2.5小時,然后升溫到1000~1050℃保溫4.5~5.5h后,以冷卻速度≤60℃/h隨爐降溫到450℃以下出爐空冷至室溫;
所述不銹鋼異型鍛件的元素組成如下:C:0.17~0.23%、Si:≤0.50%、Mn:0.60~0.70%、P:≤0.020%、S:≤0.015%、Ni:0.50~0.60%、Cr:11.00~11.50%、Mo:0.65~0.80%、V:0.20~0.30%、Nb:0.25~0.40%、N:0.050~0.10%、B:≤0.0005%、Al:≤0.020%、Sn:≤0.005%、Pb:≤0.02%、As≤0.006%,余量為Fe及雜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馬氏體耐熱不銹鋼異型鍛件鍛造及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鍛造之前對原材料進行熔煉處理,所述熔煉處理過程為對原材料進行EF+LF+VD+Electroslag的處理過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馬氏體耐熱不銹鋼異型鍛件鍛造及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鍛造之前對原材料進行熔煉處理,所述熔煉處理過程為對原材料進行電爐+LF+VD+ESR的處理過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馬氏體耐熱不銹鋼異型鍛件鍛造及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材料在天然氣爐中加熱參數為600℃保溫1.5~2.5小時后,升溫至750~850℃保溫2~4小時,然后再升溫至1150~1250℃保溫4~6小時。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馬氏體耐熱不銹鋼異型鍛件鍛造及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過程為:在400℃以下入爐加熱到650~750℃保溫1.5~2.5小時,然后升溫到1020~1100℃保溫4~5h后油冷至≤15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馬氏體耐熱不銹鋼異型鍛件鍛造及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過程為:在300℃以下入爐加熱到300~350℃保溫1.5~2.5小時,然后升溫到650~700℃保溫7.5~8.5h空冷至室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新承航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新承航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2266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善采收后鮮羅漢果成熟度的方法
- 下一篇:全轉向模擬聯動運動平臺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