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江蘺保種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20247.2 | 申請日: | 2021-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28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謝恩義;黃永健;崔建軍;陳心怡;黃博文;廖佳煒;辛榕;郭優優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33/00 | 分類號: | A01G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張夢澤 |
| 地址: | 52409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江蘺 保種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江蘺保種的裝置及方法,屬于海藻養殖技術領域,包括附苗池和平鋪于所述附苗池池底的附苗網框;所述附苗網框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框架上的附苗網。江蘺藻種均勻平鋪在附苗網上,通過江蘺孢子采苗的方式附苗在附苗網上,藻種資源得以保存,既避免了過于繁瑣或過于粗放的育苗過程,又形成附苗網框可即時形成藻叢,提供養殖苗種或用于退化藻場的生態修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藻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江蘺保種的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海藻是重要的海洋資源,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除用于食品、化工原料(如提取藻膠、甘露醇等)、水產飼料和海藻肥等傳統領域外,還逐漸應用于醫藥和海洋環境修復等新興領域。
江蘺屬于紅藻門,杉藻目,江蘺科,江蘺屬的大型海藻,產量僅次于海帶養殖,屬于我國第二大海藻養殖類型。但是江蘺對溫度較為敏感,熱帶、亞熱帶夏季海區養殖環境溫度過高,絕大部分江蘺不能存活,因此形成了南方海區為冬-春季栽培,北方海區為夏-秋季栽培,南北方互為藻種基地的大格局。江蘺的增殖方式主要為營養體增殖,營養體增殖的缺點是藻種用量大,大規模栽培生產中,藻種的供應和運輸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因而如何保存江蘺藻種以便度過南方高溫的夏季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中國專利CN 106035050A公開了在7月份選擇自然條件下生長至成熟的縊江蘺海藻場鋪設網片,進行幼苗的采集,待孢子在自然條件下生長至盤狀體或直立枝開始形成階段,將網片取出,用海水清洗掉上面的有害生物和雜藻,得到附有縊江蘺幼苗的網片后獲得藻種,此法也能夠獲得苗源,但采苗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江蘺保種的裝置及方法,本發明的裝置及方法能夠保存江蘺藻種且采苗率高。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江蘺保種的裝置,包括附苗池7和平鋪于所述附苗池7池底的附苗網框9;所述附苗網框9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框架上的附苗網91;所述附苗網91的孔徑為2~4cm。
優選的,所述附苗池7連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管口穿過附苗池7側壁伸入附苗池內;所述出水管的管口和附苗池7池底的垂直高度為0.8~1.2m。
優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沙濾池3;所述沙濾池3設置有沙濾池進水管1和沙濾池出水管4;所述沙濾池3通過沙濾池出水管4和附苗池連通。
優選的,所述沙濾池3通過沙濾池進水管1通入經過暗沉淀處理的海水。
優選的,所述附苗池7的頂部上方設置有遮陰網;所述遮陰網和附苗池7上表面的垂直距離為20~30cm。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裝置的江蘺保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附苗池7內灌水;
將采集到的江蘺藻種平鋪于附苗網91上,進行保種;所述江蘺藻種的采集時間為公歷3~4月份。
優選的,所述江蘺藻種包括異枝江蘺藻種或縊江蘺藻種。
優選的,所述江蘺藻種的質量和附苗網91的網面面積的比例為0.5~1kg:1m2。
優選的,所述附苗池內池水的鹽度為25~33。
優選的,所述附苗池內的池水保持流水狀態,所述保持流水狀態的時間≥2h/d。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江蘺保種的裝置,包括附苗池7和平鋪于所述附苗池7池底的附苗網框9;所述附苗網框9包括框架和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附苗網91。江蘺藻種均勻平鋪在附苗網91上,通過江蘺孢子采苗的方式附苗在附苗網91上,藻種資源得以保存,既避免了過于繁瑣或過于粗放的育苗過程,又形成附苗網框9可即時提供養殖藻苗或用于退化藻場的生態修復。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海洋大學,未經廣東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202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