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機械能儲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20221.8 | 申請日: | 2021-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75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洪河;李夢婭;樊麗麗;洪旺;楊睿;仲銳;潘帥安;方勝兵;董秋岺;周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漢油田分公司江漢采油廠 |
| 主分類號: | F16H33/02 | 分類號: | F16H33/02;F16F15/16;H02K7/0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機械能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柔性機械能儲能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在用于發電的動能轉化裝置中的儲能機輸出軸上設置桶體作為負載;且使桶體的軸心與儲能機輸出軸重合;S2、在桶體上方開設加液口,且使加液口的軸心與儲能機輸出軸重合;S3、在桶體內壁設置若干液能轉換板,并在液能轉換板上設置桶液平衡孔;S4、初始狀態下桶體內無液體,在原動機發動以后,原動機輸出輪通過輸出連接裝置將動能傳遞至儲能機輸入輪,進而儲能機輸出軸與發電機的輸入軸轉動,桶體也隨儲能機輸出軸轉動;S5、通過加液口向桶體內部添加液體,直至儲能機輸出軸上的負載達到預設值。本發明實現了儲能裝置在工作運動狀態下的質量變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儲能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柔性機械能儲能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機械動能一般采用原動機直接帶動儲能裝置,其儲能裝置的動能質量一般為非變量,這就制約了儲能裝置的能量,當電力拖動裝置負載發生變化時,由于儲能裝置的質量不能增加或減小,就會給拖動的電力負載帶來不穩定的能量。同時儲能裝置的質量太大,也給帶動儲能裝置的原動機的啟動帶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柔性機械能儲能方法,以實現儲能裝置在工作運動狀態下的質量變化。
一種柔性機械能儲能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在用于發電的動能轉化裝置中的儲能機輸出軸上設置桶體作為負載;且使桶體的軸心與儲能機輸出軸重合;
S2、在桶體上方開設加液口,且使加液口的軸心與儲能機輸出軸重合;
S3、在桶體內壁設置若干液能轉換板,并在液能轉換板上設置桶液平衡孔;
S4、初始狀態下桶體內無液體,在原動機發動以后,原動機輸出輪通過輸出連接裝置將動能傳遞至儲能機輸入輪,進而儲能機輸出軸與發電機的輸入軸轉動,桶體也隨儲能機輸出軸轉動;
S5、通過加液口向桶體內部添加液體,直至儲能機輸出軸上的負載達到預設值;液體進入桶體后,由于液能轉換板的轉動,液體隨桶體轉動。
按上述方案,在加液口上方設置加液裝置,在桶體轉動過程中利用加液裝置進行加液。
按上述方案,在桶體下方對稱設置儲能機放空裝置,在動能轉化裝置停止工作后,利用儲能機放空裝置排空桶體內的液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設置帶加液口、可加液的桶體,并在桶體內設置液能轉換板以及桶液平衡孔,使得儲能裝置在運動過程中可通過加液口向桶體內加液,從而實現運動過程中儲能裝置的質量逐漸變大,以適應不同的負載需求,且儲能裝置使用前因桶體內無液體,相較于傳統儲能裝置質量更小,易于攜帶和運輸。
進一步地,通過在桶體下方設置儲能機放空裝置,使得儲能裝置在使用完畢后的排液過程更便捷。
進一步地,通過在加液口的上方設置加液裝置,使得加液過程更加安全、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動能轉換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原動機,2-原動機輸出輪,3-原動機輸出連接裝置,4-儲能機輸入輪,5-桶體,6-液能轉換板,7-桶液平衡孔,8-加液裝置,9-儲能機放空裝置,10-儲能機輸出軸,11-發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公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公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公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公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公開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一種柔性機械能儲能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漢油田分公司江漢采油廠,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漢油田分公司江漢采油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2022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