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活垃圾智能處理及所具的制冷與熱泵循環系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06910.3 | 申請日: | 2021-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34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子航;陳詩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詩凱;陳子航 |
| 主分類號: | F25B30/02 | 分類號: | F25B30/02;F25B29/00;F25B41/20;F25D19/00;F24H4/02;B09B3/32;B09B101/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809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活 垃圾 智能 處理 制冷 循環系統 裝置 | ||
1.一種生活垃圾壓縮兼具熱泵、制冷功能的智能設備,以R410a、R134a或co2等環保制冷劑為媒介,構成一個生活垃圾智能處理及熱泵制冷循環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垃圾智能處理及熱泵制冷循環體系,整體結構分成生活垃圾壓縮、制冷保鮮與熱泵循環三大功能模塊;所述各功能模塊由支撐固定框架支撐固定于櫥柜內;所述各功能模塊以R410a、R134a或co2等環保制冷劑為媒介;所述功能模塊各器件,由管道相互連通,形成管道網;所述各功能模塊具備智能制動和能量智能配置特性;所述各設備以R410a、R134a或co2等制冷劑為循環流體相互聯動,由控制面板(8)智能控制,其操作運行流程依順序包括常規操作、預壓操作、增壓操作、抽液操作、回位操作和清洗操作;以下所述固定支撐框架系統,按功能區分布,并依廚柜,標記為A、B、C、D箱,以下所述油缸(3)和氣缸(4)的進出液口,標記為p1和p2口;以下所述氣缸(4)與傳壓缸(1)的進出氣口,標記為p3和p4口;以下所述回熱器(18)與冷凝器(13)連接口標記為q1口;以下所述與兩位三通電子換向閥1(29)相接口標記為q2口;以下所述回熱器(18)與接蒸發器(22)相接口標記為q3口;以下所述回熱器(18)與儲氣灌(17)連接口標記為q4口;以下所述二位三通電磁閥1-2(29)和三位四通電磁閥1-2(28),按通口數量,自左向右,標記為1號口、2號口、3號口、4號口。
2.根據權利1所述的生活垃圾智能處理及所具的制冷與熱泵循環系統裝置,其中所述生活垃圾壓縮功能模塊固定于支撐固定框架的B號箱右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構成包括傳壓缸(1)、增壓缸(2)、氣缸(3)、油缸(4)、連桿蓮蓬頭(5)、垃圾接納桶(6)、電動隔膜泵(7)、廚余垃圾傳送管(9)、油過濾器(10)、油收納桶(11);所述傳壓缸(1)圓筒狀,豎直與接納桶(6)上方,內置連桿活塞,頂部開孔置環管,與增壓缸(2)尾部油孔相連接,筒底側邊具進氣孔,并嵌有進氣環管;所述增壓缸(2)內具液壓油,橫臥,圓筒狀,依照氣缸(3)中心線向底部延伸,并合成一體,缸體內徑、長度和氣缸活塞桿等同,頂部和氣缸(3)尾部的連接處具油孔,與油缸(4)的尾部相通,尾部與和傳壓缸(1)的頂部相通;所述油缸(4)圓筒狀,同樣橫臥,與增壓缸(2)平行,內容量大于傳壓缸(1),內置活塞,活塞在非制動狀態下位于頂部,內注置液壓油頂部中心線上開有進液孔,尾部通增壓缸(2);所述氣缸(3)橫臥于增壓缸(2)頂部,并依照中心線相連,內具活塞連桿,底部中心線開口內徑與連桿外徑以及增壓缸(2)的內徑相同,同時連桿的長度大于增壓缸(2)長度,頂部中心線上同樣開有進液孔;所述連桿蓮蓬頭(5)由傳壓缸連桿活塞和蓮蓬頭聯合所構成,成啞鈴狀,中心線與垃圾接納桶(6)的中心線重合,蓮蓬頭面掉下,披密集細篩孔,上蓋密封,具出水孔,出水孔經喉管與電動隔膜泵(7)的進水口相連;所述電動隔膜泵(7)豎立于支撐架一側橫隔板上,緊挨傳壓缸(1),進水口通過喉管與連桿蓮蓬頭(5)出水口相接,出水口經油過濾器(10),由水管與地下排水口相通,油過濾器(10)嘴對接油收納桶(11);所述垃圾接納桶(6)為圓柱形直桶狀,抗壓厚鋼板或碳素纖維材質,底內徑同與蓮蓬頭(5)外徑,桶底具扣珠壓塞,壓塞上具上下兩層扣珠;所述廚余垃圾傳送管(9)與垃圾接納桶(6)上沿相接,傳送管(9)分兩節,上節開口于洗菜池內,為垃圾傳送入口,下節相嵌于垃圾接納桶(6)上沿,為垃圾傳送出口,上下節依套管銜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詩凱;陳子航,未經陳詩凱;陳子航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0691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