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池模組氣密性測試部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506424.1 | 申請日: | 2021-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994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作斌;賴秋鳳;張宗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6 | 分類號: | G01M3/2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京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吳學林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池 模組 氣密性 測試 | ||
本發明提供了電池測試設備技術領域的一種電池模組氣密性測試部裝,包括:一個框架;至少兩個滾筒流水線,并排設于所述框架內部,與地面水平,且傳輸方向相同;至少兩個防脹機構,設于所述框架內部的頂端,且分別位于一所述滾筒流水線的正上方;至少四個對插機構,設于所述框架內部的頂端,分別位于一所述防脹機構的兩側;至少兩個氣密性測試儀,設于所述框架內部;至少四個氣密性插頭,分別設于一所述對插機構上,并與所述氣密性測試儀連通;一個工控機,分別與所述滾筒流水線、防脹機構、對插機構以及氣密性測試儀連接。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極大的提升了電池模組氣密性測試的質量、安全性以及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池測試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指一種電池模組氣密性測試部裝。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的興起和發展,鋰電池作為綠色高能化學電源,具有高能量、高功率、低成本等優點,在新能源行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由于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會進行放熱,為了保障鋰電池使用的安全性,需要設置水冷板對鋰電池進行降溫,水冷板和兩側的側板鉚接成U型框,U型框和安裝于內部的鋰電池組合成電池模組。
為了保障電池模組使用的安全性,出廠前需要對電池模組中的水冷板進行氣密性測試。針對電池模組的氣密性測試,傳統上存在手動測試和半自動測試兩種方法,但是存在如下缺點:1、手動測試,不僅測試速度慢,且手動插拔氣密性插頭,不好判斷是否到位;2、半自動測試操作起來復雜繁瑣,容易誤操作產生危險;3、一次僅能對一個電池模組進行測試,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電池模組氣密性測試部裝,實現提升電池模組氣密性測試的質量、安全性以及效率,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電池模組氣密性測試部裝,實現提升電池模組氣密性測試的質量、安全性以及效率。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池模組氣密性測試部裝,包括:
一個框架;
至少兩個滾筒流水線,并排設于所述框架內部,與地面水平,且傳輸方向相同;
至少兩個防脹機構,設于所述框架內部的頂端,且分別位于一所述滾筒流水線的正上方;
至少四個對插機構,設于所述框架內部的頂端,分別位于一所述防脹機構的兩側;
至少兩個氣密性測試儀,設于所述框架內部;
至少四個氣密性插頭,分別設于一所述對插機構上,并與所述氣密性測試儀連通;
一個工控機,分別與所述滾筒流水線、防脹機構、對插機構以及氣密性測試儀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滾筒流水線包括:
一個U型支座,設于所述框架內部;
若干個滾筒,并排設于所述U型支座內部;
一個電機,與所述工控機連接;
傳動組件,一端各與所述滾筒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電機的動力輸出端連接;
兩個定位氣缸,分別設于所述U型支座內部的兩端,并與所述工控機連接;
兩個定位銷,分別與一所述定位氣缸的動力輸出端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滾筒流水線還包括:
若干根防護桿,垂直設于所述U型支座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防脹機構包括:
一個固定架,固設于所述框架內部的頂端,且位于所述滾筒流水線的正上方;
兩個伸縮氣缸,均固設于所述固定架的下端,且處于同一高度,并與所述工控機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5064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