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維可視化條件下的交互式降雨等值線繪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89468.8 | 申請日: | 2021-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894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8 |
| 發明(設計)人: | 任東風;金恒旭;李曉燕;王辰龍;陳用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恒旭 |
| 主分類號: | G06T17/20 | 分類號: | G06T1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3000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 可視化 條件下 交互式 降雨 等值線 繪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三維可視化條件下的交互式降雨等值線繪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三維可視化場景建立、水文站三角網建立以及降雨量等值線生成算法實現。依據本發明的降雨等值線繪制方法克服了傳統二維降雨等值線抽象、交互性弱、沉浸感低的缺點,以直觀全面的方式展示了等值線與地形之間的關系,提高了用戶沉浸感,便于管理決策者對水情信息做出全面精準的判斷與分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三維可視化條件下的交互式降雨等值線繪制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疆域遼闊,洪澇災害較為頻繁。降雨等值線生成方法作為一種雨量分析手段,被廣泛的應用于汛情服務系統與防洪調度決策系統中,對水文規劃管理決策有重要意義。
傳統二維條件下的降雨等值線較為抽象,只能放大縮小,不能從多角度觀察區域降水情況,對降雨等值線與地形之間的關系做出的判斷也不夠全面。
因此,三維可視化條件下的降雨等值線可以直觀全面地展示等值線與地形之間的關系,通過對降雨區域的多角度觀察,提高了用戶沉浸感,便于管理決策者對水情信息做出全面精準的判斷與分析。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傳統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三維可視化條件下的交互式降雨等值線繪制方法,目的在于向水文管理決策者提供一種直觀全面的降雨等值線生成方法。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三維可視化條件下的交互式降雨等值線繪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建立可視化三維場景;
S2:所述的可視化三維場景,建立水文站三角網;
S3:所述的水文站三角網,降雨等值線生成算法。
進一步地,所述S1包括以下子步驟:
S11:獲取目標區域DOM(數字正射影像)與DEM(數字高程模型),并疊加合成三維底圖;
S12:獲取目標區域降雨站信息;
S13:基于站點建立三維測站模型;
S14:建成重點突出的三維孿生場景。
進一步地,所述S2包括以下子步驟:
S21:獲取站點位置和雨量值,步驟如下:
步驟1:用模型疊加矢量圖層表示站點位置;
步驟2:從數據庫中獲取雨量值。
若數據庫中的雨量值是時段雨量值,則需要將時間段中每個降雨站的雨量值進行累加,得到最終雨量值;
若數據庫中的雨量值是最終雨量值,則直接獲取。
S22:生成雨量站三角網,步驟如下:
步驟1:將所有降雨站的位置和雨量值賦予節點,節點包含在Point[i]數組中;
步驟2:從Point[i]數組中任意取一點P1,找到距離P1點最近的點P2;
步驟3:將P1 P2兩點連線,構成三角網的一條邊l;
步驟4:將邊l記錄到Line[i]數組中;
步驟5:采用右行原則,以Line[i]數組中每條邊為起始邊l1,遍歷Point[i]數組中未被記錄在Line[i]數組的點,記為點集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恒旭,未經金恒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894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藍寶石窗口研拋裝置及其裝夾治具
- 下一篇:一種火核電廠排水口消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