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裝配式甘薯智能保鮮貯藏庫在審
| 申請號: | 202111488894.X | 申請日: | 2021-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176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2 |
| 發明(設計)人: | 陸國權;龐林江;徐錫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A23B7/005;A23B7/04;A23B7/1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童楊益 |
| 地址: | 31130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網 技術 裝配式 甘薯 智能 保鮮 貯藏 | ||
1.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裝配式甘薯智能保鮮貯藏庫,其特征在于,包括:
倉體組件,所述倉體組件包括底座(1)、甘薯貯藏池(3)、墻體(7)、屋頂(10)和橫梁(11),所述墻體(7)通過螺釘固定安裝于底座(1)的側壁,所述屋頂(10)設置于墻體(7)的頂部,所述屋頂(10)的內壁之間焊接有橫梁(11),所述底座(1)的頂部裝配有甘薯貯藏池(3);
高溫愈合組件,所述高溫愈合組件包括第一傳熱管(2)、第二傳熱管(9)、第三傳熱管(14)和噴頭(13),所述底座(1)的內部設置有兩組第一傳熱管(2),兩組所述第一傳熱管(2)的兩端貫穿于底座(1)的表面并延伸至外界,兩組所述第一傳熱管(2)的表面均連通有第三傳熱管(14),兩組所述第三傳熱管(14)通過抱箍固定安裝于墻體(7)的表面,且兩組所述第三傳熱管(14)的一端均連通于第二傳熱管(9)的表面,兩組所述第二傳熱管(9)相互連通,且所述第二傳熱管(9)的底部安裝有噴頭(13);
保鮮組件,所述保鮮組件包括水泵(4)、進水管(5)、制冷機(8)和霧化噴嘴(16),所述墻體(7)的內壁固定安裝有制冷機(8),所述墻體(7)的外壁固定安裝有水泵(4),所述墻體(7)的內壁安裝有進水管(5),所述水泵(4)的輸出端與進水管(5)相連,所述進水管(5)的表面安裝有霧化噴嘴(16);
殺菌組件,所述殺菌組件包括風扇(12)、進風管(23)和紫外線殺菌燈(24),所述進風管(23)通過螺釘固定安裝于屋頂(10)的表面,所述屋頂(10)的表面安裝有風扇(12),所述進風管(23)覆蓋于風扇(12)的表面,且所述進風管(23)的內壁安裝有紫外線殺菌燈(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裝配式甘薯智能保鮮貯藏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頂(10)的底部開設有與墻體(7)相匹配的凹槽(21),所述墻體(7)的頂部卡合于凹槽(21)的內部,所述凹槽(21)與墻體(7)之間通過螺栓(22)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裝配式甘薯智能保鮮貯藏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7)的底部一體成型有安裝板(18),所述安裝板(18)與墻體(7)之間的夾角為直角,所述安裝板(18)與墻體(7)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支撐桿(1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裝配式甘薯智能保鮮貯藏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內腔的頂部與底部之間焊接有支撐板(20),所述第一傳熱管(2)貫穿于支撐板(20)的表面,所述底座(1)內腔的底部安裝有支撐座(19),所述第一傳熱管(2)放置于支撐座(19)的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裝配式甘薯智能保鮮貯藏庫,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管(23)的內壁嵌裝有第一濾網(25)和第二濾網(26),所述紫外線殺菌燈(24)設置于第一濾網(25)與第二濾網(26)之間,且所述進風管(23)的一端設置為收口式。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裝配式甘薯智能保鮮貯藏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7)的表面固定安裝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的表面安裝有溫度傳感器與濕度傳感器,所述第一傳熱管(2)上安裝有電磁閥(17),所述風扇(12)、水泵(4)、紫外線殺菌燈(24)、電磁閥(17)、制冷機(8)、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均與控制器(6)電性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裝配式甘薯智能保鮮貯藏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13)與霧化噴嘴(16)均設置于甘薯貯藏池(3)的上方,且所述噴頭(13)與霧化噴嘴(16)的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噴頭(13)與霧化噴嘴(16)的數量均不少于十組,每組所述噴頭(13)與霧化噴嘴(16)均等距排列。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裝配式甘薯智能保鮮貯藏庫,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7)與底座(1)之間、凹槽(21)與墻體(7)之間均安裝有耐高溫橡膠墊,所述第一傳熱管(2)、第二傳熱管(9)與第三傳熱管(14)的表面均粘接有管道保溫夾套,所述墻體(7)和屋頂(10)的表面鋪設有酚醛泡沫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未經浙江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48889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